第一百四十五章、与小皇帝日常18

“皇上,科举不符礼制,不符老祖宗的规矩呀!”老太傅是清流一派,女儿乖巧又不惹是生非,后宅只有一老妻相伴,所以此言一出相当苦口婆心、义正言辞。他才不承认,根本没听懂这是什么鬼!

楚栾呵呵两字,心不在焉的指尖摆了摆。

锦初坐直,目光柔和的看向白发苍苍的太傅,“太傅大人,今年皇上考虑在科举之后迎娶皇后,您觉得时间是否尚早?”

这个狗奴才!太傅咬咬牙,突然朗笑道,“哈哈,不早不早,规矩是死人是活,皇上提出此举可谓新颖实用,微臣可要跟皇上好好讨教讨教开展的具体内容,以防老臣老眼昏花误会皇上的旨意,惹皇上生气!”

众臣十分默契的唾弃:不要脸的老家伙!

见无人有反对意见,楚栾立刻挥笔撰写圣旨,锦初笔墨伺候,在小皇帝写完后,一字一句朗声宣读,最后很亲切的问,“各位大人可听明白?”

大楚国的官吏大多是从氏族中或地方上推举产生的,便有一时名士如过江之鲫一说,买官卖官的恶例几乎无法避免。科举一旦实行,将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像辅政大臣一流的老臣,手下官多,人多,有钱人也多。

可是他们没办法。

是被皇帝治罪抄家,还是失去部分利益来日方长,这明显是个单选题。

再一次,包括辅政大臣在内的不少官员都在暗中骂街。

他们后宅的阴私之事,怎么都让皇上知晓了,甚至几时几刻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全部记在了皇上给他们看的小册里。

太傅心里也奇怪,皇上给他一本三字经干嘛?但是更奇怪的是今天大臣们的配合。

他想问问自己的门生发生了什么,可见他们一个个面露心虚的样子,想来是不会说实话。

罢了罢了,皇上成长起来于他而言,倒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而科举制度单单听起来,便十分的利国利民。至于乖女儿……全看缘分吧!

被女儿熏陶传染却忠君爱国的太傅,第一次用赞赏和敬佩的目光看向这个自己也曾细心教导的皇上。

终于不用被太傅逼婚的小皇帝:朕能说朕想欢呼吗?当然不!

捏捏谨奴为他拭汗的手,以示庆祝!

锦初勾唇,这孩子难得这么高兴!

直到某些大臣离开皇宫,心中还有几分的迷茫,只得纷纷互相对望一眼,无奈的派出一首,找摄政王报告去了。

至于如今的摄政王,咳咳,像个辣文男主般正痴迷于禁忌的动作爱情中不可自拔!要不然怎么会一时群龙无首,让辅政大臣一党,抢了话语权,出尽了风头!

辅政大臣:这个锅我们不能背……背就背吧!宝宝心里苦,宝宝不哭!

等到御花园恢复冷清,楚栾笑容不在脸色发青,举手想把茶杯摔了,可眼一瞄发现正是那套谨奴特意淘换回来的精品,没舍得,又不甘的放了下去。

“这帮混账!”他怒骂着。

锦初叹气,大楚国官员知法犯法、贪污受贿的情况其实在历史上很常见,氏族推举的人必然会有结党营私的苗头,一个坏带着一窝坏,而买官卖官导致官员的品质更是参差不齐,谁能保证那些买官的官员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赚钱呢!

“这次行动谨行他们伤了几个?”他沉下心,冷静的问,他只是探望过一次,具体的并未过问。

“谨慎重伤,谨见和谨奉已亡。”剩下的或多或少都有伤势在身。

敏感的察觉到谨奴的心情不太好,楚栾难得的没有乱吃醋,想想那群异常刻苦努力的小太监,他也有几许的悲凉。

皇家暗卫只负责保护皇上的安危,若是让他们离开皇上的左右,他们必死谢罪。

当时那个自尽的暗卫,便是以自己被陷害无法尽忠职守而害的皇上遭遇危险,自裁吊于房梁。

所以探清大臣秘史的事情,只能放在那几个学武仅有一年的小子们的头上。锦初闭闭眼,虽然当初培养他们已经想到了这么一天,却没想到,会这么快!

如果……如果再给他们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