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贾家人

元兴风云 纯白PW 2636 字 9个月前

27日当天,枪决还没有执行的时候,上面又来了一条消息,说首都治安局将被解散,在籍人员会被转调到三个新成立的部门继续工作。

这件事和我没什么关系。27日这天,我正在医院的病房里清点贾龙转给我的家产。不得不说,贾龙这家伙真是有钱,光是房产就有四处,其中一处还在街里,就是贾家现在住的地方。剩下三处都在坊里,都是大宅子。

贾龙在四家银行开了户,户头里都有钱,其中钱数最少的那个是两万。为了拿到这些户头里的钱,我不得不在这四家银行开了户,然后托关系走程序的将钱和房产转过来。

我确信,这不是贾龙所有的家产。以他的为人,是绝对不会把所有财产都交给我的,肯定会私藏一部分。这部分财产的去向只有他家人知道,万一我违背约定,抛弃了贾家人,他们也不至于受穷。

其实在见到贾家人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贾龙为啥非要找个人,把他们给托付了。在见到贾家人之后,我才恍然大悟——这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而且大多是女眷,没一个能主事的。

三位老人就不说了,年纪都是七十以上,因为没文化也没见识,根本管不了家。九个孩子中,年纪最大的才五岁,这能指望的上吗?

那六个媳妇也不顶用。贾龙这家伙喜欢老牛吃嫩草,他三十二岁结婚,今年三十八了,他的六个媳妇里,年纪最大的才二十一。这些女人的脸蛋儿和身段儿是真不错,可惜她们没一个是长了脑子的,一个个的就知道美,看着就愁人。

就这配置,要是没个靠谱的人管着,就算有千万家财,十年内也得败光。就算不败光,也得被人骗光。这要是来个心术不正的管家,用不着十年,人家几个月就能把贾家的家业连根儿卷走。

唯一值得庆幸的事就是,三位老人虽然没文化也没见识,但她们都是明白人。25日那天,那六个媳妇在得知贾龙把家产都转给我之后,就围着我,又是哭又是求的,想让我把家产还给她们,可把老农给气坏了。林忠升虽然没什么表现,但他看起来也很不高兴。

我也很不爽。这些家产不是我朝贾龙要的,是他求着给我的。这一幕若是被旁人看见,还以为我是在欺负她们这孤儿寡母呢!我冤不冤啊!

我越想越不舒服,就在我要发怒的时候,贾龙她娘直接吼了一嗓子。这三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身体都很硬朗。她们快步走到我面前,狠狠训了儿媳妇们一顿,然后领着儿媳妇们向我赔了罪,否则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在发现事件的走向不对劲之后,贾龙就开始为自己找出路了。

最初他想找我,想要转到文祥武的派阀里,结果我毫不留情的和他断交了。在这之后,他又做了两手准备。

第一手准备,就是在礼王府出事之后,带着一家老小逃出元兴城。

第二手准备,则是以他被捕为前提,只要首都治安局那边一出事,他的家人就要立刻打听消息。如果被抓的只有他一个,他们就去找贾龙在首都治安局的铁哥们儿,如果所有人都被抓了,他们就去我家找我。

贾龙不是元兴人。他十四岁从外地来元兴打拼,打拼了十多年才有了起色。在元兴成家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二了。

为了让贾家在元兴城开枝散叶,这家伙一口气娶了六个媳妇。前年的时候,他从老家把七十多岁的老娘和两个姨娘接过来享福。

要说贾龙的身世也是惨,他不是他娘的亲生儿子,是被收养的。他娘也不是正经人家的媳妇,是当地的妓子。那两个所谓的姨娘,都是他娘的好姐妹。

这三个女人在不做妓子之后都了婚,最后都被休了。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生不出孩子。在这之后,这三个女人就聚在一起,相依为命。

三十多年前的冬天,邻居家生了个男孩,这本来是件喜事,但那家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家的女人莫名能生,结婚才十二年,已经给丈夫生了八个儿子,这是第九个了。如今最大的儿子才十一岁,还有几年才能送出去当学徒。就算把他送出去当学徒,剩下几个孩子也不好养活。

因为实在是养活不起第九个,这家人愁的不行。一会儿商量说,提前把老大送出去当学徒吧,这样就能养起老九了,一会儿又商量说,是在不行再省省,再挺几年就过去了,一会儿又担心,万一明年再生一个,那该怎么办?

贾龙他娘得知这件事之后,便主动找到这家人,说她可以收养这个孩子。本来这家人是不同意的,毕竟是自家血脉,除非是到了山穷水尽,否则谁会把孩子送人?

结果没两天,这家的男人害了病,需要钱看医生治病。他家拿不出钱来,于是贾龙他娘又找到这家人,说她可以掏钱给这家的男人治病,但是他们必须让她收养老九。这家人实在是没办法,只能接受贾龙他娘的要求,去县衙门给孩子过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