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夫要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你可以从第七军团挑人,如果第七军团的人不够,就自己招兵,总之必须给老夫凑齐一个整编团。这是老夫对你的考验,如果你完成了任务,老夫就收你进元兴陆校,还收你做老夫的关门弟子。如果做不到,那就该干嘛干嘛去!从今往后,老夫就当没见过你!”
呃,敢情这收徒弟不是直接收,还带考验的?
仔细一想,这也正常。就是笨寻思,这文祥武的关门弟子,是说当就能当的吗?天上不会白白的掉馅饼,如果真的掉了,那这馅饼后面一定有个能要你命的大陷阱。
现在文祥武要给我一个这么大的考验,这反倒让我安心下来。引用我爹常说的一句话,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这样得来的东西才踏实。
不过让我以一己之力去招一个团的人,这未免也太难为人了。不等我心生抱怨,文祥武就叫出了一个名字。
“林忠升。”
“在!”
正在给我处理崩开伤口的中尉军官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转过身去,面向文祥武立正站好。
“这小子虽然有天赋,但在组织部队方面,他还欠缺经验。我记得,去年的时候你招过兵,有经验,过来帮他吧!”
“遵命!”
林忠升管文祥武叫“校长”,而且看起来很听他的话,所以我不认为他会对这差事不满意。但让我意外的是,林忠升不但没有不满意,而且还表现的非常激动。病房内的其他尉官都在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就好像他占了很大便宜似的。
在安排好这件事之后,文祥武一行就离开了。最后,病房里只剩下我和林忠升。这时,伤口已经被处理完,从接下任务,到帮我穿好衣服,他的嘴角一直高高翘着,就没落下来过。
文祥武说,大先有二十三个军团,实际上却是二十五个。
不过这并非是文祥武说错了,在这二十五个军团中,近卫军团已经被拆成两半,第三军团和第八军团各分一半,连司令部的编制都没了。由于近卫军团杀过皇帝,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的番号是不会被恢复了。
第七军团不论在编制还是装备上,都和正规军团相差甚远。我们自己都把自己当成治安军团,更何况是其他人了。
所以,文祥武说大先只有二十三个军团,这一点毛病也没有,因为有番号的正规作战军团只有二十三个。
除了军团以外,大先在各地还驻有“镇兵”。所谓镇兵,就是守备军,也可以被称作驻屯军。镇兵是以“镇”为编制,所以才被称作镇兵。
一般来说,一个镇大约有两千人,比正规的步兵团少几百人。镇又分驻镇和边镇,驻镇就是纯粹的守备军,边镇就是戍边的部队。
驻镇也好,边镇也罢,都是以轻步兵为主,使用步枪和手枪,不装备任何重武器,也不装备运输车辆。每个镇会有一个骑兵队,大概五六十骑的规模,是专门用来侦察和通讯的。
元兴城是唯一一个没有镇兵的地方。这里只能由正规军团驻守,常驻军团只有近卫军团一个,其他军团只能轮流在此驻防——当然了,这只是最初定下的规矩。
第三军团在组建之初就驻扎在元兴,就没动过地方。第七军团被调到元兴之后,也就再没动过地方。如今近卫军团连番号都没了,部队也被拆成了两半,元兴城的防务完全被第三军团和第八军团接管。至于我们第七军团……呃,还是不说了。
如今,元兴城的局势又有了新变化。
随着翼王府的消失,礼王府的倒台,朝廷各派阀开始分赃。原本无权无势的皇帝,也分到了一杯羹,有了些许的话语权。于是皇帝就利用起这还没有到账的话语权,请来文祥武,希望他主持整编近卫军团。
刚才说过,近卫军团杀过皇帝,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清,所以说,近卫军团的番号是留不得了。整编倒是可以,不过必须要换个番号才行。
考虑到新立番号可能会刺激到图塔人,所以这次整编能不立新番号,就尽量不立新番号。正好,元兴有个只能当治安军团用的第七军团,皇帝与文祥武一合计,就决定把第七军团的番号转给原近卫军团,原第七军团则拆分改编为三到四个镇,继续留在元兴维持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