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筠只得再次站起来,把后背贴着门板示范:“肩膀要贴着门,这样才能拉开。”
李彩霞赶紧站起来,跟着把后背贴着墙上,挪动了几下:“哦,这就叫拉开呀?这不就是挑扁担的姿势嘛!在生产队挑粮食挑柴火的时候,肩膀要是不平,扁担就总往下滑溜,还腰酸背痛的,肩膀要是平的话,能多挑好几十斤呢!”
哎嘛,喝个稀饭还得整出挑扁担的力气来!
江筠伸手把李彩霞拽开,给她拍衣裳:“看你,蹭了一背的白灰。”
李彩霞总算又看到江筠的温柔一面,感动的眼圈都红了:“小江老师,我自己来拍,你别把手弄脏了。”
江筠又好气又好笑:“不要动不动就掉眼泪,一会儿人家看见,还以为我怎么地你了。”
把保姆当成长工欺负,会引起民愤的。
她这几天语气不善,也跟没有江永华的消息有关,天天这么干等着,要说不着急不上火是不可能的。
或许哪个表情哪句话,无意中就迁怒于李彩霞了。
他们现在的邻居,除了牛干事一家,右邻还住着新搬来的一家人,李彩霞又整天抢着干活,畏畏缩缩的样子让人家看见,还不知道会怎么瞎想瞎说呢。
李彩霞破涕为笑:“不会的,这几天我去做饭都没碰着人,就是住西头那个大姐遇见过一回,她在我身边过去,看都没看我一眼。”
江筠哼了一声:“她要是看你,你也别理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几天白天都没见过张瑛,可能已经出去上班了,就是有两天晚上,听到过牛干事在走廊上的脚步声。
李彩霞乖乖的应了一声,不再说话,把饭桌上的两个空碗拿去厨房洗。
江筠想了想,去找家属院的小孩借小学课本,还不如等哪天回了京城,直接找洪萩想办法——编写教科书的,编辑部里肯定有全套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小学课本。
对于李彩霞的文化程度,江筠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对于李彩霞织毛衣的水平,江筠暂时也不抱有希望,给陈援武的毛背心,还是自己动手比较靠得住。
等军人服务社开门了,就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花布,天气越来越凉,李彩霞只有一套老棉袄老棉裤,除此之外,什么冬装都没有。
江筠跟李彩霞在一起相处了三天,彻底扭转了自己的想法。
整整三天了,李彩霞还没有织出一寸的作品出来——手拽线拽得特别紧,织出来的织物都是绷硬的,一点弹性都没有,还一再强调:“我看人家都是这么织的,又结实,又不透风,洗起来还不会变形!”
她一看到李彩霞自信满满的说蠢话,就有甩两巴掌的冲动,只能拼命忍着:“你是在帮我织衣服,就要按照我的要求来做,是衣服迁就人,不是人来迁就衣服!”
李彩霞想证明自己没错:“人家都……”
江筠不耐烦了:“我不是人家!你再说人家怎么滴,你就上人家那儿去!”
李彩霞噤声,老老实实的把手上的织物又拆掉。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才敢把头闷在被窝里,委屈地哭。
江筠觉轻,有点儿动静就惊醒了,等李彩霞哭完睡着了,她还睁着眼睛没法入睡。
说又说不通,骂又骂不得,经过再三思考,江筠决定了:不再改造李彩霞,必须重新塑造李彩霞。
只有把李彩霞摆在零的位置上,江筠才能控制住自己不发火,才能保证自己有耐心,她不想让李彩霞错以为是寄人篱下。
一大早起来,江筠拿出两本工作笔记本,想要编写教材。
李彩霞悄无声息的去做早饭,静静的给放在饭桌上,然后手无足措的站在一边。
饭碗里,米粒儿刚煮开花,地瓜干一看就还没煮透,水是水,米是米,跟她喜欢吃的地瓜粥有天壤之别。
这都是省煤气的结果!
“李彩霞,”江筠在心里暗暗叹息,放软了语调:“你的文化程度有多高啊?”
“初一。”
“才初一?你不是说要来京城上学的吗?”
“我上学上的晚,十岁才开始上学。”
江筠晕倒,这就是说,李彩霞只有小学文化咯:“那你把你学的语文课文和数学公式,写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