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又趁着空闲,开始给罗艾写信,发e-ail。
写信想写就能写,而且不一定要一次写完,想到了什么就写下来,等写的差不多了,发给对方,还是很方便,很自由的。
不像聊天,非要抽出固定的时间。
过了三年,做了好几个个大的设计项目之后,陈瑾稍稍有点倦怠。
现代社会,要做出非常个性的建筑,已经有些难了。
更多的考虑科技手段的应用。
在这个时候,张旭趁机提出了,让陈瑾考虑转行,写小说,又自由,又轻松。
陈瑾考虑了两年,等她银行账号上的余额到达了五百万,就辞去了设计师的工作,离开了东南设计院。
考虑了良久,陈瑾,张旭又一次回到了东安。
回到东安,陈瑾感觉自己的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个城市,带着一些古老的韵味,比起京城,申海的节奏慢了许多。
陈瑾,张旭回到了他们最初的家。
在读大学前,陈瑾的八年时光,都在那里度过。
陈瑾开始写小说了。
开始写玄幻小说,成绩不是很好,她也不气馁。
因为成绩不好,开始的时候,每个月只能拿到一千左右的稿酬。
后来,成绩慢慢好起来,至少每月的稿酬,可以够陈瑾零花了。
到了陈瑾写小说第三年的时候,她的稿酬已经非常可观了。
因为写小说,时间比较自由,陈瑾在这几年内,和罗艾的来往更加密切。
罗艾知道陈瑾的作息,知道每个时间段,陈瑾会在做什么。
对于罗艾,陈瑾也是同样。
陈瑾就说过,“我在这个城市里,在这个角落里,安静生活着,安静等待着你。”
又过了两年,罗艾获得了博士学位。
罗艾回国了。来到了东安。
两人再一次见面。
这次见面,两人都十分欢喜。
陈瑾三十岁了,但是,看起来还像是20出头的小姑娘。
罗艾则是看起来成熟多了。
两人走在一起很般配。
等到张旭回到华夏国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快要寒假了。
他没有想到,两个人就那么简简单单见面了,就那样,一起吃饭,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学习,一起上课了。
没有事情了,两人还会去张旭的房子,一个弹钢琴,一个拉小提琴,合奏一曲。
琴瑟和鸣也不过如此吧。
彻底捣毁了那个组织,张旭也是放下了心里的一块石头。
下来就是混吃等死了。
不,等任务完成了。
大学的时光就是那么快就溜走了。
陈瑾和罗艾同一年毕业。
陈瑾决定工作,准备去往东南设计院申海分院。
而罗艾则要沿袭他前生的路途,去往美国哈佛读取硕博学位。
陈瑾一向很乐观,对于将要来临的分别,没有什么感伤的。
倒是罗艾,隐隐有些担忧。
离开前一天罗艾和张旭谈了大半夜。
张旭一再保证,他会看好陈瑾,不让别人把陈瑾给追走。
罗艾还是有些担心。
他们会分开大约八年时间。
八年后,罗艾还很年轻,二十三岁,但是陈瑾就不那么年轻了,会三十岁。
谁也不能保证,在这之前,她会不会产生结婚成家的念头。
尤其是,陈瑾那么漂亮,那么吸引人。
第二天,陈瑾,张旭送了罗艾去机场。
在罗艾要进入安检的时候,两人不约而同,拿出了一封信,想要塞入对方手里。
他们相视而笑。
把信件给了对方。
上了飞机,罗艾打开了信。
“罗艾:
很久没有给你写信了。突然想起来给你写信。
经过了八年多的少年时期的陪伴,你已经是我熟悉得深入骨髓的朋友。从大二开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好的朋友。虽然不管是你还是我,都没有说出喜欢,成为男女朋友的话。
看过太多的书,对人性了解太多,我对人,并无太大兴趣。在我看来人和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重要的是,陪伴。
陪伴我们人生的朋友。陪伴我们走过一次次道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