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挪一挪来

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2499 字 9个月前

怎么牧政一归兵部,事就这么多了!动不动拉空!?不消三年,连牧监都该找不着了。

唐季卿知道下达命令的是新任兵部尚书高峻,人家还是大唐的总牧监,正该管着自己。但他还要看一看营州牧场程处立的动向。

程处立若动,自己再动,反正自己离得远,晚到也有借口。

就这么着,幽州、营州两大牧场牧监你看我,我看你,一直拖到了半个月,居然谁也没动。

最初,两人还有些提心吊胆,不知高峻在营州要怎么暴跳如雷。

但到最后,他们听说高峻在营州,每天与江夏王李道宗喝酒取乐,一点反应都没有,两边就慢慢地把心放在肚子里。

营州牧牧监程处立暗道,“不过如此!你也就高府一个纨绔罢了,在西州发号施令,总没有人敢驳回,以为哪里都是西州?”

幽州牧牧监唐季卿认为,是高峻有些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至少高峻除了是兵部尚书,还是新上任的大唐总牧监,下达拉空两座牧场的命令太不慎重了。

唐季卿甚至还想,若自己处在他那个位置,至少要事先与两座中牧的牧监提前过个话。这样既显着眼里有人,又显得老成。

若是再由两牧场各抽个千匹之内,难道他们会这样?谁没有个觉悟!

可他倒好,大嘴一张眼里没人——拉空,结果是别人眼里也没你。有卢国公和莒国公在那里站着,你能把我们怎么的?

真闹到金殿上去,未见你高峻就有多好看,反倒显得你主持不了大事!

到后来,有人透露给程处立一个小道消息,说英国公李士勣在前头催要军马四千匹,而高峻直到半月后也置之不理。

这么说,高峻要面对的,就不再是两位国公爷,而是三位了。

谁不知道军情紧急?可半个月过去高峻能这样不见行动,至少也该来拜访一下幽、营两牧牧监。只要两牧牧监点个头,其实什么大事都能解决。

唐季卿认为,高峻就是瘦驴拉硬粪——腿软也强支撑着。

如果前方再催一催,估计高峻也就该放下兵部尚书的架子来求他们了。

一天,两天,三天。高峻没有动静。

五天,六天,又半个月过去了,高峻还没有动静。

但他们先后接到消息,上次被高峻在营州草料场教训过的、英国公李士勣的干外甥李继,居然连一车粮草也未拉走。但他带着本队、拉了两大车不知什么东西——反正绝不是粮草——早就出发返回前线了。

这就让人深感不解了,高峻搞的这是哪一出?!就等着英国公李士勣从前边写奏章,在陛下那里参他一本吧!

牧场,高峻支使不动,前方,他再供应不上。高峻想要告个状也难。

真要一本参上去,估计着皇帝都难办——还能把两位国公的家里人都法办?

就算皇帝一点不考虑重臣的感受,把卢国公的儿子、莒国公的兄弟都法办了——但法办了之后呢?

高峻还想不想在朝堂上混了?

估计着到时候,兵部权力结构刚刚发生的变动、所带给人们的惊讶,很快就会回归正轨——李士勣众望所归,再次入主兵部。

但高峻,究竟能不能、再回到西州大都督的职位上去,那就要两说着了。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只当给高峻个教训吧,也让他明白明白,不是谁都能随便支使的,尤其是与元老级别的人物——有关系的人,莫要轻动、莫要一点都不当一回事。

这天晚上,幽州牧场,大牧监唐季卿在几位下属的陪同下喝酒。牧场外有人跑来报,“唐大人,有客到,要你亲自出去迎接!”

唐季卿以为也就是高峻,他总算坐不住了。

手下道,“唐大人,怎么说高峻的年纪也小过你好多,居然还敢如此!一个月都晾他了,我们不惧再晾他片刻。”

到这个份上,高峻竟然还敢对着自己摆架子,看来他挨的挤兑还没到火候。唐大人有心不动,但不大合适,一位国公家人、正六品下阶的正牧监不致如此无理。

他端起酒杯,伸筷子指指离他远些的,“将那一碟菜给本官挪一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