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源自于霍大亨的想法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浮生对于李超人这个人,没有什么恶感。

毕竟是港岛数一数二的大佬。

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像霍大亨那样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说起霍大亨,和港岛其他富豪比起来,这位或许因为零六年去世的缘故,知道的人并不多,更多的都是儿子离婚,孙子娶了跳水女王这样的消息。

但在赵浮生这样熟知历史的人眼中,霍大亨在港岛的地位,绝对是超然的。

准确一点来说,虽然财富上面,李超人这些富豪们可能比霍家更有钱,但在地位方面,十个李超人,也比不过一个霍大亨。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享受国葬的。

盖国旗、特首扶灵、治丧委员会是,单凭这样的待遇,就足可见霍大亨在首都方面心中的地位如何。

霍大亨出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七岁丧父,未几,侵华战争爆发,港岛沦陷在日军的铁蹄之下。

从上岸流浪到日军铁蹄,黑暗的日子仿佛没有尽头,他一度一事无成,干了七份工作全被辞退。霍大亨后来回忆,自己偶尔会想,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命运就是这样。

直到日军投降,黑暗褪去。此后,港岛从小渔村发展成为东方之珠,期间大事件里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五十年代初,英姿勃发的霍大亨在铜锣湾建成了当时港岛的最高建筑——蟾宫大厦,自己住在顶层。这个舢板上出生的孩子,从未想过自己会在短时间内站上这样的高度。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名利双收的霍大亨,却在不久卷入时局的阴谋,迎来人生中最严重、最持久的一次打击。因为这次打击,他在人生的第一个高点上黯然淡出,就此与港岛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黄金时间擦身而过。

蟾宫大厦在建期间,传出了许多霍大亨的负面消息,包括他曾向内地走私物资、贩卖军火等,这些诽谤信息至今仍在流传。

霍大亨知道流言并非不胫而走,背后有两股力量在推动:一是港英政府因为朝鲜战争时期与大陆的贸易往来对他有意见,二是一些传统地产商对于他这位后起之秀的羡慕嫉妒恨。

这些传闻对霍大亨的影响很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霍大亨决定慢慢淡出港岛商界。

六四年,霍大亨受邀参加建国十五周年大典,为了缓解内地的粮食压力,他背着大大的行囊辗转了几十个小时。那一年,总设计师和他握手,他因受到如此礼遇激动不已。

虽然全程秘密进行,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从首都返港后,港英政府开始对霍大亨展开全面歧视:他中标的地收回不卖,旗下的星光最后被迫卖给英资地产公司,但拿到手的只有一张欠条。一栋大楼换一张欠条,对于霍大亨而言,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耻辱。

接连的打击和压迫,霍大亨决定彻底淡出港岛商界。他离开后,李超人、鲨胆彤等人崛起成为中流砥柱,开始了新一轮的风云际会。

曾几何时,赵浮生看到这里的时候,甚至为霍大亨扼腕叹息,如果当时他不是被港英政府打压,不得不淡出的话,可能现在霍家的财富,不会比李超人少。

毕竟当初港岛所谓的楼花市场,可是霍大亨首创的。

但没有办法,有得必有失,既然选择了站队,那必然要承受这些后果。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站队成功,霍大亨也不会有后来的荣耀。

因为和内地关系良好,他成功控制了港岛最重要的沙石生意,只要在港岛想要盖房子做工程,就绕不过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