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黄天大帝

太上宝篆 一炁化三清 2278 字 10个月前

那一次,黄天大帝依旧是被黎山一脉为主的仙道势力出面应对,他们那一代黎山老母彻底陨落和数位天仙重伤,十数位地仙入灭,数处地脉断绝,福地消散作为代价,再次将黄天大帝镇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实力大幅度削弱的仙道后来面对支持胡人的佛道道脉无法表现出太强的抵抗能力,差点断绝了神州的传承。

后来,黎山一脉也是和太平道遗脉争斗数次,这一次,当代黎山老母又一次的感应到了黄天大帝的气息,不由有些暗恨。最初的源头和后续的一次次争斗,已经让黎山一脉和黄天大帝的命数死死的纠缠在一起,产生类似于此消彼长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确保黎山一脉传承被仙道共同庇佑的同时,也是让历代黎山老母都被死死的卡在地仙境圆满的程度。

“不知道这一次,有没有机会解决这个死敌啊!”黎山老母叹了口气,转头望向江南一代。

江南作为大晏最大的粮仓之一,十分的富裕,可随着黄天大帝的再次显露,一个个隐居在民间的太平道遗脉,就是在黄天大帝的号召下,迅速的汇聚起来,并且再次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

其中太平道那位突破天仙的大佬,也就是当代黄天大帝,更是当众展示神迹,同时将自己晋升时候产生的地震称作是朝廷失德。

本就因为地震原因,而人心惶惶的百姓听到这样的解释,就是一个个本能的选择相信,投入太平道的怀抱,就连部分驻守在江南的军队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世家,也是因为太平道的影响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选择进行投资。

短短几天的功夫,让整个江南就是陷入了战火之中,让太平了二三十年的大晏王朝一时间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同时王朝如今已经逐渐出现的沉疴也是随之爆发。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在江南陷入战乱的同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大晏的几个附属国家也是顺势开始了动乱。

即将面临多处动乱的大晏,似乎真的有点气数将近的迹象。

“混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代大晏天子咬牙切齿,望着几个供奉,道:“太平道不是已经灭绝了吗?怎么这时候冒出来了?”

“这个?”几位供奉苦笑一声,简单的将其中关系诉说了一下,大晏天子面色发黑,皱眉道:“也就是说,太平道的事情,黎山一脉会处理?江南十数万大军,区区一个道脉怎么处理?然后那么北方又是怎么一回事?我记得他们侍奉的神祇已经被你们仙道诛杀了才对,这么又有能力出来作乱?”

“这……”几位供奉相互看看,北方的游牧民族从汉之时就是一直是中土的大患,只是汉后五胡乱华的时候,黄天大帝在苏醒的时候,顺带将游牧民族的庇佑神祇一起吞并了。

因此,在中原再次大兴之后,仙道也是趁着佛道衰败的时候,毫不犹豫趁着黄天大帝被镇压,北方游牧民族庇佑神祇刚刚复活的机会,将其一起封印。让北方游牧民族彻底落败下去,这些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不要说是找中土的麻烦,就是保证现有的力量都不现实,留守北方的驻军更是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可这些东西,毕竟涉及到超凡试图操控凡俗的部分思想,就算是供奉心中一清二楚,也不能明白的说出来。

对于几位供奉的反应,大晏天子冷哼了几声,摆手让他们下去,然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先解决南方。”不清楚其中关系,作为当世大儒的礼部尚书根据自身的想法,第一个提出意见:“太平魔道之乱,有江南世家参合,还有军队反叛,乃是动摇国本之事,唯有快刀斩乱麻方可平息此劫!同时,事后我等也需要打压一下道教各大道脉和佛道的一些寺庙,省得他们一个两个都那么清闲。”

“但北方同样需要粮草运输和军队驻守。”户部尚书在边上苦笑道,这位管着大晏钱袋子的主,一边盘算着国库的情况,一边思考着多面对战需要的后勤消耗。虽然晏太祖的时候为当朝天子留下了丰厚的家底,并且最近几年年景很好,几乎年年丰收,每年税收都颇为充裕。

可架不住当今天子好大喜功,数次下江南,国库当中的钱财消耗巨大不说,为了不让那些接驾的世家吃不上饭,还开了功勋可以到户部借钱的先例。

以至于,如今国库的积蓄并不充沛,面对周围附属国的叛乱还算得上是绰绰有余,加上北边也勉强能够支撑。

可如今江南一样沦陷了,今年的税不仅没有收上来,反而是成为太平道起义的基础,这就注定了大晏没办法支持多面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