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登龙五宴

太上宝篆 一炁化三清 2619 字 10个月前

同时,整个北京府上空都缭绕着浓郁的香火愿力,并且四面八方还有源源不断地白气汇聚而来。

这些纯粹到让人觉得可怕的香火愿力,是大唐百姓几千年来沉淀到骨子里的,对科举的崇拜和尊重,那是一种没有任何的索取,发自内心地祝福和崇拜,要是有人能够将其收集起来,凝聚神敕,神阶绝对不会低于赤金,直接半只脚跨入地仙境。

‘不愧是万年前从仙佛神三脉联手下,保持自身独立,又占据中央神州正统万年气数的王朝,只是一府之地,因为一场乡试搅动的气数,就已经不比现在王浩然新朝一年的国运差多少了。而且,在对人道愿力的利用上,也是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依旧享有王浩然新朝气数的李浩成,对于这种东西,远比一般修士来的敏感的多,自然也是更清楚其中蕴藏的力量。

他可以感受到,这些精纯的愿力,已经在府城法禁的影响下,化作一种对学子的祝福。

每一场诗会的比拼,都会引动部分愿力,被诗会中的学子吸收转化,然后在通过收纳这些学子,将这部分气数纳入国家体系,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对这些愿力的利用,减少大量的浪费。

毕竟,这些愿力没有依凭,再怎么精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而府城法禁的作用,就是让原本难以稳定的愿力运转起来,暂时化作类似神祇的存在,守护城内学子,同时给与祝福。

因此,这个时候,有人要是胆敢对参加考试的学子动手,府城上空的愿力也会立马化作业火,将焚烧干净。

‘咦?有趣,竟然有人胆敢在这种时候火中取栗,我该说他是大胆好呢?还是不知死活好?’观察这周围明光的李浩成突然发现不对,他盯着一团外面宛如火炬,核心好似灯火的光辉,皱了皱眉头,随即轻笑一声。

慢悠悠的想那个方向走去,就见一个秀才手持毛笔力压群雄,让李浩成忍不住摇了摇头。

别人或许因为府城对道术的压制看不出其中的道道,但李浩成进来后,立马发现那秀才手中的毛笔有问题,那毛笔表面虽然笼罩着一层智慧明光,看上去宛如文道法器,可实际上,这东西正在不断吞噬周围向秀才汇聚而来的气数,化作一层明光笼罩在秀才原本的明光之上。

并且,这个秀才每书写一片诗文,他体内就会有一缕精气灵魄被毛笔吸收。

灵雾山,炼器室。

此时,狭小的环境中,正演化着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奇妙景象,同时整个房间内充斥着一股淡淡的莲香,闻之心神俱醉,烦恼皆无。

李浩成盘坐在蒲团之上,身前悬浮着一面宝旗,旗长一尺七寸,色呈玄青,上面描绘着无数细细密密的篆文,绽放出丝丝缕缕的光华,璀璨夺目,轻轻摇动间,无数天花绽放落下,化作朵朵莲花,铺满地面。

同如意葫芦不一样,天花乱坠旗表面光辉纯粹,看上去好像是至精至纯,实际上那些天花莲花,每一片花瓣上都凝聚着十分细腻的篆文,这些篆文不断变化、衍生,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乃是穷尽演变的法宝。

一推道冠,一缕清辉从李浩成天灵之上升起,将宝旗卷入识海,走出炼器室的时候,就见骆高寒在外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兄,本个月后即将开始乡试,到时候应该会举行鹿鸣宴和鹰扬宴,府主派人送来请柬,邀你参加。”

“你去不就好了吗?”李浩成无所谓耸了耸肩。

大唐的科举制度,同小九州类似,但又有不同,一切学子先要去参加每年一次的童试,考过的人称为童生,可入百家学社学习;随后是两年一次的院试,过者称呼为秀才,拥有最低等的功名,可入百家学院学习;接着是六年一次乡试,过者称呼为举人,可选择入朝为官,优秀者会收到百家学府的请柬,可入学府继续学习;最后是十二年一次的会试和殿试,这两门考试在大唐被视作是一门,过者成为进士,可入翰林院为官,优秀者也会收到百家学宫的邀请,可以继续学习。

其中乡、会两试之后,都会有一场宴席,分别是文科鹿鸣宴和琼林宴,武科的鹰扬宴和会武宴。

其中鹿鸣宴和鹰扬宴由九府府主举办,宴请的是中举之人,琼林宴和会武宴由会主考官和文武大臣主持。

同时,殿试之后,还有由皇帝主持的烧尾宴,这五宴在大唐合称为登龙五宴。

“府主亲笔写下请柬,命人送来,师兄若是还在闭关,我倒是能够帮你推脱一二,可你现在已经出光了,再不去,实在不好。”骆高寒轻声劝说,其实他也不喜欢这种有朝廷举办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