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元轻手轻脚地出了秀莹宫,都虞候庆景铄在殿外揣着袖子候着。
“多谢大哥帮助。”李修元拱手谢道。
“我已算失职。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庆景铄亲自替了值班秀莹宫的侍卫,在外等候了半宿。
“自然。为难大哥了。”李修元颔首。他知晓莹儿今夜定会睡不好,所以才来探望,待莹儿入睡后,便悄然离开。庆景铄要职在身,能许他这个方便,还是因着两家世交,关系亲同兄弟。
“公主年岁不小,若是喜欢,早日娶回家中才是。如此偷鸡摸狗的行径,还是少做为妙。”庆景铄叹一声,真诚地相劝。
“修元也想……只是姑母和父亲那边……”父亲贪势,姑母霸道,两位长辈定不会同意这个亲事,李修元还未能想出个权衡的对策。
“世上无难事。实在无法,你大可与公主一同行走江湖,远离纷争。”庆景铄眺望宫城之外,眼神迷离,“天下之大,何苦囿于弹丸之地?”
李修元没有接话,他知晓庆景铄后一句责问,不是对自己而说。
说来,当年是李家背信弃义,害苦了庆大哥。
“大哥还差一年即到而立……您还不娶亲吗?”李修元劝解道,“我姐已入宫六年,成为皇上贵妃。庆大哥又何苦自我折磨,在宫中当差呢?”
庆家与李家乃是世交,常结秦晋之好。李修元亲姐李贵妃未出生时,两家夫人口头约定,若李家生了个女儿,再结姻亲。
果真是个女儿,两家虽没书面缔结婚书,可庆家夫人一直把李筠素当做儿媳看待,常拿此事打趣八岁的庆景铄。
庆景铄从小便知道自己有个小娘子。两人两小无猜长大,关系颇为亲近。庆李两家喜闻乐见,只待李筠素及笄,正式结亲。
李筠素及笄之时,庆景铄二十三岁。两家夫人已看好了定亲的好日子,哪料变故陡生。
太后想从李家选择一适龄女子纳入宫中做皇妃,以此来克制越来越有自个小心思的庆元帝。
太后挑中了自个的亲侄女,李父亦是为了权势背弃与庆家的口头约定,以舍不得女儿为由,拖了庆家一年。
待第二年大选,不顾李筠素意愿,强硬地送入宫中,起初封嫔,生了萧宸后,一跃成为贵妃。
两家并没有正式定下婚约。出了这种事情,庆家也不敢与皇上抢媳妇,只能作罢。
庆景铄一气之下,离了京城,四处飘荡,却管不住自己的心思,时不时通过李修元打听李筠素的消息。
李筠素早产生下萧宸,险些丧命。他结束了不到一年的流浪生活,进入宫中成为侍卫,一步步到了都虞候的位置,一直暗中守护着李贵妃。
李修元回想起亲似兄长的庆景铄与自家姐姐的有缘无分,心中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