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历史学得不好,不知道刘表将来到底是灭在谁手上的,所以看谁都像幕后黑手,都快有被迫害妄想症了。每天愁得掉头发,就怕头上的剑迟早有天掉下来。她倒也不想想,自己改变了多少历史,而且曹操现在还不如袁绍有影响力呢。
“多谢文和提醒。”刘玥虽是这么说,但仍旧眉头深锁。
贾诩也不在意,主公想不通,做臣子的只能等她自己想通的那一天,绝对不能越俎代庖地灌输自己的看法。
他琢磨了片刻,又说道:“说到蒯氏,明公不若修书一封,将您的烦恼不解尽数告知刘荆州。臣也做过父亲,但凡做父亲的,都盼望着子女无忧无难,更见不得有人欺辱。”
刘表派蒯越是来辅佐刘玥的,不是让他一家独大,做臣子的岂能压在主公家头上?你以为刘表是个很大度的人吗?何况刘玥遇到难题来问问他,也能让她爹有点成就感什么的。
刘玥一听这建议就笑了,说道:“真不愧是文和。”
那封信很快就写好,送去了荆州襄阳。
益州刚刚安定,刘玥并不想换了蒯越,只是后者这段时间实在是太浪了,估摸是权力来得太大太突然,连蒯越都没把持住。
刘表看了信后,点头对使者说道:“先在府里等着。”
他没有直接斥责蒯越,只是寻了个由头去找蒯氏一族的茬,夺了几个蒯氏小辈的官职,令他们闭门反省,又提拔了几个蔡氏子孙。
蒯氏被自家主公弄得摸不着头脑,请人去打听缘由。
刘表装作无意抚摸着刘玥送给他的玉佩,当着众人的面叹道:“吾儿离我日久矣,可怜她一人在益州独木难支,别人看她不在我身边,便堂而皇之地想取她而代之。”
说着说着,演戏就真变成伤心了。人都有舔犊之情,不是刘表没有疑心过刘玥,只是当女儿一封书信送来时,他就忘了之前所有猜忌,开始脑补刘玥在益州受白眼的状况。
文人脑洞都大,刘表更是其中翘楚,他也不想想自家女儿的彪悍程度。
刘表这话诛心,这等于是指着蒯越的鼻子说他谋逆,说蒯氏要取刘氏而代之。这顶帽子真扣下来可不得了,吓得蒯氏连夜给益州写信,让蒯越注意一下。
蒯越收到信也傻了,回想这段时间,确实益州世族眼中只有他没有刘玥。以他的聪明,本该有所察觉,并且亲自和刘玥解释,以免主公和少主想多。
可或许他这辈子第一次感受到这么大的权力,被所有人尊重和吹捧,他倒真把自己当成州牧,没去注意刘玥的态度越来越冷。
蒯越吓出一身冷汗,别人都觉得刘玥是个小女娃,但哪家小女娃能指挥大半个益州兵马?且不说黄忠收编了益州军,并对刘玥感恩戴德,就刘玥自己帐下也有一两万人马。要真把她惹急了,向刘表告状还是小事……
他真是昏了头!
作者有话要说: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首,才华横溢,精于文辞
伊籍,字机伯,和刘备关系很不错的一个人,内政律法系人才
徐庶……我这就不用介绍了吧,我对不起元直,直接把他和伊籍一笔带过了orz
汉献帝是个超级烫手山芋,曹老板因为皇帝占了好大便宜,但也吃了好大亏,电视剧有句话说的很对“王非王,侯非侯”,曹老板后期把自己弄得很尴尬
蒯越不仅是有点昏头,这是荆州世族控制不住的征兆,历史上刘表后期是被这些世家控制的。另外他和刘玥认识得很早,还一直以为刘玥是那个吃糖粥什么都没有的小女孩儿,他没有夺.权的意思,就是权力膨胀怠慢幼主。这就像天下人知孔明不知刘禅,知张昭而不知孙权一样,可惜刘玥不是刘禅,蒯越也不是孔明和张昭,他没这个能力,和刘玥彼此也没那么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