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清河县知县及其党羽张大户因涉嫌贩卖私盐被朝廷下令抄家处斩,两人家属一律打入奴籍,一时间内只听见两家家人哀嚎一片。而官府从两人家中搜出来的财物,更是数目惊人,那些金银财宝让旁人都看花了眼。
而侦破此案的巡抚于江,被朝廷重重的嘉奖,官运亨通。
与此同时,清河县又派来了新知县,这位知县廉政爱民,清河县内的乌烟瘴气总算得以清除,各个商户没有了张大户的压制生意也开始回笼。
”姐姐,我们去哪里呢?“白玉莲与倪溪两人手中各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站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角落里。
那边,张大户的宅子两旁是守卫森严的士兵,张大户被木枷枷住圆滚滚的身体此刻特别狼狈,后面还有士兵在推他,“快点。”那张圆脸欲哭无泪,估计张大户到死也不会知道,是谁拿了他的那些东西的。
不过,张大户倒是罪有应得。
倪溪收回了视线,不再去关注那些与她无关的事情,在抄家前,她与白玉莲乔装大半溜出了张府,顺便去张大户的私库拿了些财物,都是些没有标记的,也不用担心以后被官府发现,两人装了满满两个包袱。
现在她们手中的财物大约有三百两银子,以后的生活不成问题。
至于去处,
倪溪沉吟了下,问:“玉莲,你想回家吗?”
白玉莲摇头,“姐姐,我的继母和阿爹不喜欢我,我回去后只怕他们还想卖掉我。我不想回去,想跟着姐姐你。”
“你确定?”
白玉莲态度坚定。“这个世上只有姐姐你对我最好,姐姐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倪溪心里暖暖的,她抱了抱白玉莲,“好,那以后你我就是亲姐妹。”
决定好以后,倪溪带着白玉莲回去了流水村。
进了家门,两人就见潘母正背对着她们在院子里给家养的鸡喂草吃,她的身影还是那么的单薄瘦弱,宽大的衣服显的空荡荡的吓人。
“阿娘。”倪溪眼一酸,先唤出声来。
潘母身影一顿,不可置信的回头。
“我儿,是我儿回来了吗?”
她含泪看着面前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左边那个面容依稀是记忆中二丫的样子,再听到那句“阿娘。”,震撼不已。
倪溪握住潘母粗糙瘦小的手,握的紧紧的,“阿娘,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潘母呜呜的哭出声来,声音嘶哑愧疚:“二丫,这些年都娘对不起你,让你受苦了。”
倪溪抚了抚潘母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脊背,安慰道:“阿娘不用愧疚,我没有吃苦,这几年过得挺好的。”
“倒是阿娘你,怎么还这么瘦,我不是托人给你与哥哥捎来银钱了吗?莫非没收到?”
记得潘母与兄长潘玉生会在以后因为贫穷和愧疚病死,因此早在刚去张府一年后,她就将省吃俭用存来的银两托了个府里比较相信的小厮给帮忙送到潘母那里去,希望潘母与兄长两人能过好日子,等待她回去。
一连送三年,按理说那些银钱应该后潘母与兄长这几年的生活了,怎么潘母的身体状况现在看起来是那么让人忧心呢?
“收到了。”
潘母转哭为笑,目光带着慈爱:“那些都是我儿的辛苦钱,阿娘不想乱花,除了给你兄长买一些书籍,其余的都给你存着的,就等以后存够了给我儿赎身。”
“阿娘,”倪溪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她的那些银钱的目的是想让潘母与兄长两人健健康康的活下来,至于她自己她会想办法的,可现在……
“哥哥呢?怎么不见哥哥?”
希望兄长的身体会好些。
潘母见女儿突然变了脸色,不知怎么的觉得有些害怕,忐忑说道:“玉生他,他这些天病了,在床上养病。”
倪溪叹了口气,果然。
她快步走进兄长房间内,潘母与白玉莲紧跟其后。
只见昏暗的房间内,潘玉生裹着条破烂被子躺在床上,与倪溪有些相似的面容上带着枯黄之色,旁边一个旧碗里放着一些清水。
潘玉生闭着眼昏睡着,气息微弱。
“哥哥这是什么病?看过大夫没有?”倪溪沉着脸问。
潘母小心翼翼的回答:“看过了,大夫说是风寒,好好休养过段时日就好了,”
倪溪只觉得自己额头突突的疼,声音也带着怒气,“哥哥都成这模样了,怎么修养,旁边连碗汤药都没有。若不是我回来的及时,只怕就见不到哥哥了。”
“阿娘,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倪溪的质问,潘母眼泪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你当初走后,我和你哥哥后悔的食不下饭,那些银钱,我与玉生两个也舍不得花,因为那都是你的血汗钱,你在那里受苦,我们怎么能心安理得的花这些钱呢……这次玉生病了,我们没法只得拿了些钱看大夫,但大夫说要买许多补品给玉生吃,才能好起来。”
她一边抹眼泪一边说道:“玉生死活不同意,说他宁愿病死,也不能用这些钱。”
倪溪气的跺脚,难怪原主去张府不到几年潘母与潘玉生就病死了,这对母子真是死顽固。
虽然本意是好的,但倪溪还是被气的不行。
他们难道不知道身体是最重要的吗只有活着,才有一切可能。如果他们死了,就算攒够了赎身钱,原主也不会高兴的。
深深呼出一口气,倪溪对白玉莲说:“玉莲,你陪我一块去找大夫吧。”
白玉莲欣然同意,其实她也不是很能理解潘母与潘玉生的做法。
留下潘母照看潘玉生,倪溪与白玉莲急忙赶往清河县请了县里最好的一个大夫一起回来。
大夫看了后,开了一些治疗风寒和滋补的药方,说若是再不治疗,恐怕命不久矣。
吓得潘母神色惶惶,又哭了起来。
倪溪又让大夫给潘母看看,得出的结论是劳累过度身体营养跟不上。倪溪二话不说,给大夫付了大笔诊金,去抓了药买了又买了一大堆鹿茸人参之类的滋补药品,回来给潘母潘玉生补身体。
包括家里养了两年的老母鸡,不顾潘母的强烈舍不得,倪溪杀了鸡炖了汤,将香喷喷的鸡汤强行让潘母喝了。
至于潘玉生,拿人参续着总算慢慢恢复了精神头。
倪溪给母子两人的解释是,张大户家被抄家,倪溪与白玉莲恰好被一个好心人救了,那个好心人还给了两人一大笔钱,然后就走了。
这个谎撒的实在是拙劣。好在潘母与潘玉生心思单纯,恰恰就信了,还说要去感谢那个好心人。倪溪只好说那个好心人是东京城里的一个贵人,已经去东京了,母子俩才作罢。
而白玉莲,也被倪溪正式介绍给了潘母与潘玉生,说起白玉莲小时候被继母毒打这些事,潘母一阵心疼,连连说让白玉莲以后就把她认做干娘,做一家人。
就这样,干妹妹白玉莲正式入驻潘家。
日子一点点过去,在倪溪与白玉莲的精心照顾下,潘玉生的身体好了许多,现在已经能有力气下地走路了,虽然脸色依然苍白,但也有了些血丝。
潘母的脸上也长了些肉,儿子女儿女在身边,这让她脸上的愁容少了许多,人也精神了不少。她对待倪溪非常的好,似乎要把之前的愧疚统统弥补回来。
之前买的补药花费太多,三百两银子现在还剩两百两,看着家里破破烂烂的样子,倪溪又花钱买了新的被褥家用,找人重修补了房子,买了些鸡鸭和一只小猪,放在家里望着。
本来打算在清河县再买一套房屋,但是她与白玉莲当初在张大户府里是有人见过的,如今张大户才被抄家不久,她们不宜露面,万一被发现就不好了。
至于远行,潘母与潘玉生身体还没养好,也赶不了路,倪溪也就打消这个念头,索性将潘家收拾齐整,住个一年半载等事情过了再说。
反正这流水村人口稀少与清河县离得又不近,她的手里还有些银钱,暂住几年也不错,而白玉莲,自然是跟随倪溪的决定了。
虽然才十三岁,但倪溪一举一动已经无法让潘母和兄长潘玉生把她当做孩子来看待,这个家俨然隐隐有逸倪溪为首的趋势。
潘玉生毕竟年轻,身体好的快,没过多久,就好的差不多了。十五岁的潘玉生,眉目俊秀,鼻梁高挺,长身玉立在那儿,带着一种读书人特有的文气。
经过倪溪这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自己的兄长除了性子太过顽固倔强外,特别喜爱读书,出口成章,连那一首毛笔字也写的十分潇洒飘逸,而这些,居然是早些年做秀才的潘父教给他的。
要知道,潘父已经去世六年了,这六年家里穷的叮当响根本没钱供潘玉生读书,他相当于自学成才,这天赋实在是让人惊叹。
自家兄长这样爱读书相貌又好的人才实在不能埋没,虽然年龄大了点,可还来得及。倪溪当即决定让兄长潘玉生拜到清河县吴老秀才门下读书。
至于束脩,反正她现在不缺钱,就算钱不够,她也能想办法挣回来。
潘玉生本来不想再让自己的妹妹花钱了,他这次生病用了那么多钱已经良心不安,但倪溪态度强硬,再加上读书对于他来说确实有很大诱惑,他不想一辈子拖累自己的妹妹,因此,最后还是同意了。
带着倪溪为他准备的书籍纸笔,潘玉生正式开始了求学之路。每日起早贪黑的去清河县里读书,风雨无阻,回来后是两个妹妹与潘母的温馨照顾,衣食用度一切都不用操心,家人已经为他打理好一切。
这样的生活,是潘玉生从未想过的幸福。
也因此,潘玉生读书更加努力了,不敢有半分松懈,他默默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努力读书出人头地,保护好潘母和妹妹。
潘玉生的努力没有白费,或者说上天不曾亏待任何努力的人。
一年后,潘玉生考中童生第一名。
吴老秀才本就十分欣赏潘玉生,又将潘玉生介绍给清河县知县傅常峰,这位知县学识渊博的同时也是位爱才的,考问了潘玉生一番后发现他果然出众,大为赞赏,直言若在在学问上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可去向他请教。
可想而知,若是长久下去,潘玉生也算是知县的半个学生了。
这对于倪溪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将家里的东西收拾好后,倪溪带着潘母白玉莲一起搬到了清河县,她们买的宅子不大,花了八十两银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有个小荷塘,夏日里荷花盛开别有一番美景。
有了房子,兄长潘玉生再也不用每日那么辛苦的在流水村与清河县奔波了,而她们三人,也可以找点事情做不用坐吃山空。
银子花着花着,很快就会没了。
潘玉生争气,倪溪心里也高兴,她收拾好房间,给兄长单独腾出一间书房来,方便他能更加专心的读书。
然后,便是商量着三人以后的生计问题了。
倪溪自己做饭还不错,本想开个小饭馆,但是成本投入,生意好不好还是个未知数,所以暂时不可行。倒是原主潘金莲有一手很好的做炊饼功夫,不如就做这个吧。
三人起了个大早,倪溪来做炊饼,白玉莲和潘母从旁辅助,蒸好的炊饼白白胖胖,冒着面食特有的香气。
找了辆手推车,将做好的炊饼放进蒸笼内一屉一屉装好,三人拿到市集上去买。
结果去了后倪溪才发现,炊饼是个大众的食物,做得好不好吃起来差距都不打,而卖炊饼的人太多了,别家都有固定的老顾客,而她门三人是新开的,没有几个人愿意过来买,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