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美者

京钗计 蔻拉拉 2123 字 9个月前

眸子上方,两行淡眉如秋水,忽然秋水波涛起,绽开十里,风情不失朝气。

我偏头,正欲同三哥说:“看得我的眼睛都馋了。”

没料身旁人比我先一步问出声,“那就是宋家小主,宋卿好?”

不知为何,他一问,我大大地松口气。

因冥冥中总有个声音告诉我,这两人,迟早是要见面的。究竟早好迟好,当时的我还难以定论。

当日得窥宋卿好音容相貌后,三哥倏然起了身。

年轻男子踱步到乐师那头,挥挥手,乐师领了眼色,将古琴的位置让出去。

接着,曲子变了,从原先的快到缓。给宋卿好伴舞的宫婢们不知怎么回事,阵脚大乱。

反观,那足尖轻点在盆顶的少女,只略略听了一耳朵。再垂首,挽就的宝髻松松往下扫,换了舞步。

直至有识货之人高叹一句——

“莫不是,广陵散?”

《广陵散》是魏晋琴家嵇康行刑前弹奏的曲。

究竟多动人?

国子监藏书馆里有则神鬼传奇便是对它的描述——

嵇康好琴,某夜宿于月华亭,翻覆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之约定:此曲不得授人。公元263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死前,他不俱不伤,只叹惋:“《广陵散》,于今绝矣!”

于是千百年来,多少风雅客都想一闻古曲风采,但事实没那样玄乎。

传说魏晋时期已出现过有心人将曲谱拓下,小范围流传,被后世一些富贵人家收藏起来。虽然被拓的谱子更简化,可至少能窥得其中妙意几分。

显然,宋家便是收藏《广陵散》的富贵人家之一。否则宋卿好不会快速反应过来,舞姿依旧从善如流。

可三哥弹奏的这段却有些许不同,它属于《广陵散》中的一个小节,名为‘发怒’。

曲子起初凤鸣鹤唳、缓缓渺渺,直至那些微末的情绪从四面八方飘来,形成铮铿尖锐的剑矛,刻画着勇士上战场前怒焰烧起的过程。

及后,全曲节奏越来越快,这声色犬马之所霎时出现戈矛杀伐的氛围,宋卿好也跟得越来越吃力。

这不是她翻来覆去啃熟的曲谱。

即便听着与家中藏书相似,实际大有不同。每个起承转合都如此震人心魄,本该不同的曲调最后又归为相同的单音。

宋卿好禁不住晃神思考,究竟哪里出了错?

须臾,人群里起了另番议论,“到底年纪小,不够稳……”

好不容易挨完仿似凌迟的一曲,舞姬还没散完,宋卿好与宋不为相继叩拜请罪,“小女俱于天威,慌张无方,请圣上降罪。”

“平身,”父皇冠钿摇动,“是吾儿行事鲁莽灭裂,你何罪之有?”

原来是皇子。

那头男子将好站立,只见杏袍、白玉、流纹,冠插金簪,系以朱缨。他掸了掸宽荡袖,拱手作揖,“宋氏女起舞若惊鸿,儿臣一时技痒,望父皇见谅。”

语罢,单掌压制案台,令古琴身半起。扬指挥袖间,琴身重回边角位上的乐师手里。他则毫不留恋一转身,俊美修颜,惊才风逸。

宋卿好则跪在父亲身边,假装再叩恩。常年目中无人的视线里,却偷偷打上男子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