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想要乌托邦的托马斯`莫尔也在《乌托邦》的书里写了一个残忍地阶级制度。
人上人和人下人存在于《乌托邦》里,就连农奴都活在书里。
(人的视线总是会局限于时代。)
享有整个王国至高权力的女王陛下堆莫尔爵士没什么太大的想法。
她见过太多因为信仰和离婚问题而被自己的父亲送上火刑架的学士了。
莫尔只是因此而死的一个而已。
虽然写了流传后世的书,但是他还是因为国王的怒火而死。
说到这里,女王陛下忽然想到,自己在当公主的时候,也听说自己的家庭教师说起过自己年少时一位女伴的近况。
她女伴的父亲先是个虔诚的正信徒,为了活命改信了新教,后来又像是不能接受自己脱离正轨的举动,又变回了原来的信仰。
新教徒愤怒于他的背叛,正信教徒们质疑他的变节,双方都憎恨这样摇摆不定的家伙。
然后,这个变节的问题很快就捅到了女王的父亲哪儿。
那可是一位太过喜欢浪漫的骑士小说,亲自举办比武大会,还仿造了一张圆桌的国王。
这样的国王,本质上是个浪漫主义者。
他可以享受宽恕的乐趣,却憎恨被自己宽恕的人再度背叛。
国王震怒于这种践踏自己善意的行为,将本应该砍头的贵族学士送上了火刑架,将他当做异端烧死了。
先王的使者先是在他的墓碑前撒尿,又立了一块“撒谎的变节者”的牌子,街上的小孩向着他家的门口拉屎,将屎丢到他们家的门上,嘲笑他的遗孀嫁了一个不懂得感谢国王宽容的蠢货。
他的妻子很快就在几个月后的一场热病时死了,照顾她的女儿在送别了母亲后,也得了热病倒下。
这次,没有人去照顾她了。
几天后,收尸人将这两具女尸拖出了家门。
学士的家里很快被盗贼洗劫一空。
这栋房子很快就变得破败而不体面,然后又被体面的市民回收了。
公主的家庭教师们一边忍耐着宫里人的白眼和微薄的薪水,一边死死地抱紧着国王唯一的法理子嗣不撒手。
在公主身边比哪儿都安全。
她们是宫里的透明人,比仆人还没有存在感,这样反而更安全。
那些在宫廷里行走的贵族们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他们有的上了断头台,有的被流放,有的回了乡下。
不过也很难说究竟是上断头台比较倒霉,还是回到乡下比较悲惨。
在都城里的贵族们一但体会过城市的繁华和奢侈,就不想回到自己乡下的城堡了。
那些城堡的房间又窄又冷,窗户又高又小,走廊又长又难走,高耸的墙壁外面的护城沟渠充满了恶臭的水。
附近愚蠢的乡民会在晚上跑到沟渠边上捞出一些奇怪的水产品。
而这些城堡里面的情况呢?
厨房和厕所连在一块,边上还有农田和猪圈,十几只鸡踩着畜牲和人的粪便在空地上到处乱跑,一直把这些粪便踩得谁也分不清是人还是牲畜拉的,才会有膀大腰圆的女仆呵斥着赶走了这些鸡群。
来到城里的乡下贵族,立刻就被城里的繁华迷花了眼,他们忘记了自己出生的城堡是为了战时抵抗外敌而建造的军事性堡垒。
房间又窄又冷是为了能够藏住奇兵,窗户又高又小是为了能让弓箭手有足够的立足点,而外面的攻击不会进入城堡内部。
那些走廊是为了埋伏闯进来的士兵。
城堡里有厨房、有厕所,还有种植和畜牧,是为了能够在围城时提供紧急时刻的食物和燃料。
为了殊死抵抗而建造的城堡,成为了这些乡下贵族们的抵押品,他们将这些祖产抵押给女王的皇家商人,换取轻薄美丽的丝绸、和温柔多情的女人或者是英俊的男人共度春宵、享受赌马时一掷千金的乐趣,在只有贵族才能进入的高级俱乐部里体会在巨大的玻璃窗户上压上全部身家,赌两滴雨那一滴会率先到达底部。
这些刺激而又丰富的活动,美丽贵妇们的纤细腰肢和那含情脉脉的眼睛,与自己乡下老婆的干涸截然不同。
他们这些乡下来的文盲贵族,在学会怎么写二十六个字母之前,先学会了贵妇们手上的扇子在发出什么暗号。
近十年的统治,让女王陛下的臣子们有了一种默契。
他们的皇家海盗在海上劫掠,这些海盗期限一满,要么被吊死在其他国家的港口的绞刑架上,要么就是成为光荣的皇家海军一员,然后拿一套新衣服,和自己的长官一起去劫掠异教徒的船只。
时不时还能给皇家商人和异教徒的交易当底牌。
大臣们讨论了一番击溃格兰高地叛军的计划,他们已经做好了军事上的布置,军机大臣希望能将这次的平叛当做训练新兵的一次机会,坎特伯雷大主教希望能够跟随着军队一起进入格兰高地,将新教培养的神父们安插在每一个教堂和修道院里头,替换教堂的神父和修道院的院长,让附近的人们都能了解主的荣光。
早就盯上了修道院院长位置的其他贵族们,则脱下鞋子,嘲笑着大主教为了修道院里的财富吃香极其难看。
大主教义正言辞的以长篇大论进行了反驳,大意上,不过是“这可是为了传播女王的荣光”,“让那群格兰高地的羔羊了解女王的昭昭天命”。
诸如此类的无用对话刚刚开始,就很快结束了。
参谋们定下计划,其他的贵族们听着专业人士滔滔不绝的解释,不懂也要装懂的闭上嘴,假装自己听得懂这些复杂的进攻路数。
这已经不是四十年前,随便骑上一匹马就能和女王的祖父一起痛饮异教徒的密与牛奶,睡异教徒女人的时代了。
在那个时代,人们只需要和冷兵器战斗,现在这个时代,人们需要和火炮为伍。
火炮的声音会吓到马匹。
马一受惊,什么乱子都会接踵而至。
当参谋们定下了七个计划方案,以及十七个备用方案后,女王陛下沉吟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就这么办。”
得到了女王的口谕,这次会议就算圆满成功了。
想要军功的贵族们很快跟着军机大臣的参谋出们询问这次的募兵数量。
小贵族祈祷缺口可别太大,天知道自己的领地需要出多少人才能混到一个论功行赏的位置。
大贵族则饶有深意的看向了坐在王座上的女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