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典太光世,作为一柄灵刀与备受前田家主宠爱而闻名。
说实话,虽然被当做宝物珍藏而非作为刀剑登上战场,对于所有者来说,这是对待珍惜宝物的正当举动。
然而对刀剑本身来说,遇到这种事情的话,又是什么心态呢?
作为新所有者的赤司征十郎在召唤了刀剑的付丧神后,作为召唤者却并没有使用这些刀剑的付丧神。
现代社会没有使用刀剑的余地。
而这位新主人,对真刀真枪的战斗毫无兴趣。
现在的时代。
使用刀剑的时代已经落伍了。
没有人会用刀剑来战斗了。
抛弃这些冷兵器的缘故,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是人类发明了更加实用和有更高“效率”的热武器罢了。
怎么说呢,在看到废刀令的那段历史的时候,大典太的心态大约是“这个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种东西就随随便拿出来了吗?”
然后,在把书房里的书翻了个差不多的时候,和大典太一起被召唤的付丧神江雪左文字拿起了一本书。
之前大典太注意过几次,但是一直在回避的一本书。
《幻想刀剑谱鉴》
江雪左文字一脸淡定的打开了这本书,书上说的都是一些不存在于历史上的幻想系的刀剑。
基本上都是依靠文学创造出来的日本古代的刀剑。
翻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出自物语里面,因为使用者的名气而创造出来的幻想物品。
诸如和源义经一起留名的今剑,这就是为了源义经这个悲情人物才创造的刀剑。
但是这本书上却绘有编制者本人所设想的,今剑本体的样子。
还有一些因为各种变故而不存在的刀剑。
江雪左文字翻着这本书的速度挺快的,毕竟都是一些打发时间的胡编乱造的解说。
然后在往后翻阅的时候,江雪左文字在介绍阿苏神社的萤丸那一页上稍微停了一下。
因为这一页上,“二战时下落不明”这一行字被人用水笔划掉了,然后在边上注明了“已入手”这三个汉字。
这是赤司征十郎的笔迹。
在笔迹方面略有研究的江雪左文字做出了这方面的判断后,忽然发现最后的几页磨损的程度比之前的要严重一些。
这几页上写着的是战国末期的传奇锻治师——四季崎记纪的名刀。
在丰臣秀吉时代的刀狩令之下,武士阶层之外的庶民手上所拥有的刀具都得上交,随后在德川家康的时代,出身不详的四季崎记纪所锻造的变体刀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
四记崎记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变体刀大约有12件。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些刀全部都消失了。
然而奇怪的是,不是消失在战火之中,而是在江户时代陆续的消失不见。
仿佛有人将这些刀全部收藏起来,不给他人观看一样。
从纸张边角的磨损程度和翻页的折痕情况来看,是书的主人翻看次数最多的几页。
江雪左文字觉得自己好像听说过四季崎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