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难道大姐要在咱们家住啊?”林雨桐很惊诧。这事还真是个稀罕事。
“大姐夫家里兄弟七个。他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都结婚了。他爸妈,他两个哥哥的两口子,都挤在四十平里。里间用木板隔成两个小间,都只能放个床。外间跟咱们家一样,上下铺。爹妈睡下面。孩子睡上面。另一边是厨房。大姐结婚能住在哪?两人也不是一个单位的,分房的指标都排到七八年后也轮不到他们。当初嫂子说给大姐介绍一个咱们药厂的,两口子结婚就好办了。大姐不在药厂,但也是咱们厂的子弟吧。没拖累厂里给安排工作,解决二十平的房子这总归问题不大吧。可大姐偏看上大姐夫,要死要活的。爸妈你还不知道啊,从来不会拧着咱们来。也就点头了。弄了个阁楼。”说着话,就到了家门口,他指着阁楼给林雨桐看,“等天暖和了,给这外面再涂上一层泥。好歹不漏风不漏雨的。”
那这日子可怎么过?
开了门,里面还是记忆里的样子。大概是为了省煤球,屋里也冷的很。
还不如自己在东北的日子好过呢。
林雨亭忙着倒水,门就从外面推开了,“真是桐桐回来了?”
进来的是一个五十上下的妇女,见了林雨桐眼圈就红了,“白了,也高了。还胖了。东北的伙食就这么好啊。”
林雨桐笑了笑,这一句‘妈’还真是不好喊出口,酝酿了半天才喊了一声。
林妈应了,就笑。然后看向四爷。“这是?”
“婶子好。”四爷这一声问好。林雨桐被他差点逗笑了。
林妈先是看看四爷,然后再说看看林雨桐,然后迟疑了一下,“好……好……”然后对四爷道,“快坐吧,坐下说话。”等两人手里都有了热水了,林妈才道,“你爸买肉去了,回来咱就做饭。”
林雨桐赶紧将包打开,她拿的最多的就是吃的。一只熏狍子,一只熏猪腿。十斤白面,十斤大米。剩下的缝隙里塞着点布,还有几包糖。
林妈的脸色都变了,“哪里来的这么多东西?”
林雨桐看她紧张,就直接指向四爷。
四爷只能点点头,“东西不多,您收下吧。”
“现在都不兴给聘礼了。”林妈赶紧摇摇头,“你们要结婚,我们没意见。只要你们自己觉得好,就行。这东西,你们留着以后过日子。可不能这么糟践。”
聘礼?就这么点东西,就把闺女送出门了。啥也没问,就同意了。
不知道该说这妈当的心大呢?还是说她开明。
反正四爷就语塞了。这拜访老丈人好似也没有多艰难嘛。
林雨亭在一边就笑道,“妈她要不是这样,大姐也不敢说要回娘家住,就得回娘家住。”说着,扭头对林妈道,“这是大姐要回来住,您给搭上一个阁楼。等二姐也要回来住,您老横不能搁咱家下面挖一个地洞吧。这就是嫂子人好,要搁在一般人家,您再瞧瞧。这日子一准就过不下去了。”
话音才落,就听外面一声爽利的嗓子道:“我这在外面都听见咱家老幺夸我呢。”门推开,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笑的十分热情……
那个年月(28)
药厂的家属院,就是一排排平房。平房的外面都是自发搭建的简易的厨房。当然了,这得是位置好的才能搭建。
像是林雨桐他们家这一排平房,跟前面的距离太近了。搭上厨房,就没有过道走人了。所以,大家都这么凑活着住着。倒是有两户比较有创意,搭了个空中楼阁。里面也就刚能躺下一个人去,站上去肯定得弯着腰。梯子是靠在墙边的,用的时候才往出拿。这属于孩子特别多的人家。实在住不开。闺女儿子都大了,挤不下。能怎么办?靠着自家屋子的墙,搭上这么个东西,好歹能主人。虽然肯定是冬冷夏热。但也比没着没落的好啊。
林雨桐带着四爷,按照记忆往前走。她记得原主的邻居就是空中楼阁。这会子站到楼下了。才发现自己还真认不准了。因为以前的楼阁只悬在过道的一半上空。现在呢,简直就是给两栋楼之间齐齐的架了好几个桥,每户的外面,都挂着空中楼阁。而且更发展了,居然将两栋楼连起来了。
这是要干什么?
走在下面要吓死人的。
这些木料可不是东北那种粗壮的木料,都是小腿粗细的支架,蓬着薄薄的旧木板。万一塌了怎么办?
吓死个人了。
突然阁楼上探出头来,“这不是老林家的桐桐吗?回来了?”
这个人认识,是隔壁的婶子。
“是啊!回来了。”林雨桐昂着头,“婶子,你怎么住上去了?”看那样子是刚扩建起来,所以,林雨桐才这么问。
“你海子哥结婚了。我们就给他们小两口腾个地方。”说着就要下来,“你爸妈都上班着呢。我给你叫去。”
“不了!婶子。”林雨桐赶紧挡了,“您睡着吧。被窝暖热不容易。”四面漏风。肯定睡觉还带着帽子呢。
“那要不,你找亭子去。他有钥匙。”隔壁的婶子就出声道。
林雨桐点点头,“还在原来的地方,出门左拐?”
“对!就是那。”她裹着被子喊道。
林雨桐这才转身,跟四爷往出走。“要是看看这样的住宿条件,就不觉得咱们那一溜厢房,独门独院憋屈了。”有比较才有幸福。要是老想着紫禁城圆明园,那就只能一头碰死了。这辈子都别想了。
“等将来,把那个三进的院子收拾齐整了,安家也不错。”四爷低声道,“但到底是委屈你了。”
一点也不!
后世要是能有一套四合院,也别说什么三进的四合院,就是小四合院,估计做梦能笑醒,醒了能笑疯。
也许正是上班时间,家属院并没有多少人。、出了门左转,不到百米,就是废品收购站。门口站着个十五六的小伙子,蓝色的袄,带着袖套。飞檐的帽子,冻的脸上都有了疮了。跟几个孩子正在那秤废报纸的重量。
“这个就两分。要是有什么铁块,那个贵点。”林雨亭跟那几个孩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