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以前还是宰相的时候,每每提起来就要感念皇上当年亲赐御医的恩德,有时还会说一些张若澜的趣事,给张若澜挣了不少的印象分。
张若澜也是没想到,她竟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这么简在帝心了。
张廷玉也是没想到自家老父亲竟然如此为张若澜铺路,本来也只想着试探一下康熙的意思,若是不打紧呢就仍旧一切照常,若是康熙帝不乐意呢,就免不得要委屈一下他家乖女儿了。可他万万没想到啊,准备好的台词还没说呢,这康熙就大笑着把张若澜一些无伤大雅的趣事说了一遍。
他再趁机把张若澜同九阿哥合伙开钱庄的事情一说,又美化了一下张若澜开钱庄的目的,以及张若澜每年所得利益的去向,相当于在康熙面前报了个备,也片面的证明了他张廷玉一心办差,对康熙无丝毫隐瞒。
倒是让康熙很是赏识,觉得自己没看走眼,这一家都是忠君爱国的纯臣。
原来那张若澜也是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可能是受到了张英勤俭的家风的影响,又可能是前世没养成奢侈的习惯,张若澜每每拿到了铺子的分红,都是直接交给张廷玉。张廷玉高瞻远瞩,这些钱一到手都是直接拿去赈济灾民的。
在这个看老天爷脸吃饭的年代,灾民不说多如蝗虫吧,可天灾要来了,挡都挡不住,大清朝偏又幅员辽阔,不是今个儿这里水灾就是明儿个那里虫灾。
张廷玉便想着反正自家也不是那等爱钱的,还不如把钱都捐了出去,也好在日后留下一线生机,这不就用上了么?
反正康熙皇帝是挺欣慰的,对比对比某些只知吃喝玩乐的八旗贵族,再看看这忠君爱国的张氏一族,也只能摇头叹息了。
索性,张若澜也不过是个后宅女子,虽然朝廷规定禁止官员经商,但私底下指使门人做生意的也不在少数,远了不说,便是康熙的九皇子就发誓做什么大清第一皇商,险些没将康熙气死。若是真有人要拿这个事儿作伐子,朝廷上上下下那么多官员,至少得有一大半陷进去的。偏偏张家取之于民还用之于民了,康熙帝也就不介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凡不做什么太过于出格儿的事情,也就由她去罢了。
就这样,让张若澜头疼了好些日子的问题,迎刃而解。
作者有话要说:心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