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终于过年了

上次拜访姚文远家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张若澜更加的用功于读书了。每每使得张英不由暗自纳罕。

转眼间就是康熙三十二年岁末,康熙帝亲手所书福字早早的便供奉在了前厅,朝廷也已经封印放假,闲来无事的张英有了更多的时间教导张若澜,使得张若澜几乎从早到晚都混在张英的书房,每日里都能听到管家前来汇报‘哪里哪里的官员送来碳敬几何’或‘哪里哪里的庄子、铺子敬上来供奉几许’,渐渐的,张若澜就发现,这张英家是真有钱啊!

张若澜等一并小辈的月例银子是每月五两,姚氏和大房的吴氏是每月十两,祖母老姚氏每月则有三十两月例。而一个大丫头的月例银子不过每月一两,二等丫头每月一吊钱,粗使的洒扫婆子丫头五百钱。再加上前院的管家小厮。张英家人口并不很多,一月也总共就二三百两的花销,再加上一年四季的衣裳份例,满打满算,一年有个三五千两也就够了。

张英又一向以节俭自居,所用陈设俱不奢靡,甚至很多都是些半新不旧的东西。也并不如其他达官显贵家,动辄请戏吃酒。

人情往来暂且不算,一年中最大的一笔出项也不过是万寿节,多也是表表心意,并不与人争锋的。

上辈子可以说是和银钱打了一辈子官司的张若澜,不用细算也能将张家一年的花费估摸个大概一二。

可仅仅是年下这几日下面官员、商铺孝敬上来的东西银钱,少说也有二三万两了。这还是摆在明面上张若澜能知道的数字。私底下张英到底有没有别的进项,可不是现在的张若澜能摸清楚的。

一早儿便到张英书房报到的张若澜悄悄叹了口气,后世流传很广的那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倒也不是无的放矢。

怨不得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非要往官场上钻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钱权不分家,亘古不变的真理。

正在张若澜入神之际,张英大踏步走进了书房,也不待下人上茶,张口便道,“今日我们来讲解《训蒙文》1,你先来背一遍,然后说一说,我看看你到底悟了几分。”

“是。”立马恭谨的垂手侍立,化身教书先生的张英可是严苛的很,轻易糊弄不得的。

深知张英脾气的张若澜也不敢放赖,摇头晃脑的便将《训蒙文》背了一遍,喘了口气,开始讲解,道:“这本书教育我们,首先便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凡事都要谨言慎行,还要信守承诺,不可与小人为伍,要亲近有仁德的人,要有爱心,上面这些都做好了之后,就要多做学问,但是也要量力而行。”

“嗯,不错,有些意思了。”捻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张英点点头,对张若澜的注释似乎挺满意,“这些可都是你自己想的?”

“是。”

“你理解的不错,也算是有个大概的意思了。百善孝为先,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训诫,万不可忘了去。”张英起身,踱着方步开始不疾不徐的详细讲解了起来。

一老一少,一个讲的投入,一个听的认真,竟也是一片和乐融融之色。

“这些都是日后你需要铭记于胸的东西,今日便不给新的功课了,回去将我说的话仔细的琢磨一遍。一定要掰碎了、揉烂了,将这些都融进骨血里去。知道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