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群体活跃在社会之中,他们是沟通不同群体之间的桥梁,他们是传达消息的使者,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无数大事的发生都有他们的身影,可人们只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却不曾见过他们的面貌。
如果安王曾经见识过现代社会的话,他就会知道,眼前的这群人就是现代社会里的那群“无名英雄”,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水军。
酒馆里,老老少少的酒客们将安王和顺王围在中间,原本在路上漫无目的闲逛的百姓们一看有热闹看,更是拼了命的往酒馆里挤,安王如同他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了京城这条最热闹的街道上的焦点人物……
如果没有围着他的这群水军的话,他大概真的会很满意。
“天哪安王殿下衣服都被扯破了,果然如同明净先生那本《安地记事》里所写的那样,殿下在狩猎期间遭遇山贼,与山贼搏斗不幸被俘……”
说这话的是一个书生模样打扮的少年,他并非一开始就围在安王的周围,而是街上百姓之中的一员,他凭借着自己俊俏的脸和矫健的身姿冲到了前列,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自言自语”,引来了不少学子认可的目光。
少年人最是经不住周围人的撺掇和崇拜,忍不住一个得意一个骄傲,就开始向周围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从千年前某位诗人吟诵的有关赞美安地风光好的诗句分析出安地风光虽好但也意味着山多田少,到前些日子风靡学子圈的隐士明净先生《安地记事》所记载的关于安地山匪的所见所闻,字字句句,落地有声。
若不是安王自己就来自安地并清楚安地并无匪患,他都要跟着感叹下安地老百姓过得真是苦啊,安王被分到这块地方真是惨啊!没看到他那个傻瓜弟弟顺王看向他的目光都开始带着同情了么?!
污蔑!
这都是污蔑!
诽谤!
这些都是诽谤!
安王气到整张脸都红了,想要开口解释,那位刚才认出了他的酒馆老板却适时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为他拿来了上好的女儿红斟满,满脸的理解:
“王爷不必多说,小老儿都是懂的,还请王爷喝杯酒消消气,那些山贼都已经被董将军歼灭了,不会再伤害到您了。”
……你懂个屁!
安王被迫拿起女儿红一口闷,内心的憋屈难以言说。
百姓们的“交头接耳”并没有因为安王的消停而消停,反而愈演愈烈。
“可是现在董将军班师回朝了呀,安地现在没有朝廷的军队,山贼会不会又出来呢?”
“那个地方那样的穷,就算端掉了一窝,过段时间说不定还会再生一窝呢,就跟蚂蚁窝一样!”
“那该如何是好,安王殿下的侍卫如此不顶用,山贼人多势众,若是……”
众人因为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发出来的声音而陷入对安王的担忧之中。而就在这时,一个身穿深色卦袍仙风道骨的老人不声不响地坐到了酒馆正中的位置,摆好了自己的方木,一撩袖子,发出“嗯哼”一声,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到他身上。
“啊,是明非先生!”酒馆老板一脸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