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

严家长女 茗荷儿 1878 字 9个月前

正房,乐呵呵地说:“眼看着入秋了,咱们再添置几身冬衣。”

严清怡诧异道:“才做过好几身衣裳,有两件还没穿过呢。”

大姨母道:“先前做的是夏裳,现在做秋冬穿的,正好收拾箱笼挑出两匹月白色的布,都是上好的杭绸,再搁下去怕发黄起褶子,还不如裁出来穿了。”

蔡如娇笑着点头,“我娘也这么说,再好的东西也经不起放…但是月白色秋冬穿太素净,做几条挑线裙子倒可以。”

“我也在寻思,”大姨母笑道,“记得我像你们这么般大的时候,家里裁过件本白的褙子,前身、袖口还有褙子下摆都绣了成簇成簇的红梅,并不显得冷清。我觉得绣上牡丹或者芍药也会好看。”

严清怡想一想,附和道:“这倒可以,别的颜色要是绣大朵的牡丹花太花哨,用白色却是相得益彰。”

蔡如娇一听,提起了兴致,“那就绣牡丹,再配两片绿色叶子。”

严清怡笑道:“我跟姨母学,绣红梅花好了。”

大姨母装作无意地看眼严清怡,“随你们两人喜欢,不过家里绣活好的,除了姓柳的娘子外就是秋菊,让柳娘子给阿娇绣牡丹,阿清的衣裳交给秋菊绣。”

说罢,唤柳娘子来。

严清怡道:“柳娘子给表姐裁就行了,我的自己来。我也能做衣裳,以前我爹跟弟弟的衣裳都是我缝。”

大姨母笑道:“一看就知道你是个能干的,你乐表姐也做得一手好女红,在余姚时专门跟绣娘学过双面绣,可惜只刚学了个皮毛就嫁出去了。”侧头对蔡如娇道,“你跟我一样不爱动针线,但是不爱归于不爱,会还是应当会的,否则以后成亲怎么办?嫁衣、喜帕样样都得自己来。”

蔡如娇伸展着胳膊让柳娘子量尺寸,笑嘻嘻地道:“东昌府有专门绣喜帕喜帘这样东西的喜铺,各种花色很齐全,京都肯定也有,姨母不用发愁。”

大姨母嗔怪地瞪她一眼。

正说笑着,垂花门的婆子打发小丫鬟进来回禀,淮海侯府来人送东西。

大姨母忙道:“快请。”

雨荷陪了两个婆子进来。

婆子都是四十出头,虽是下人打扮,可身上穿着潞绸褙子,头上戴着赤金簪子,非常体面,恭敬地福了福,呈上一个木匣子,“里面是五姑娘应允严姑娘的玉版纸和一沓洒金五色笺,再就两只湘妃竹的笔筒,两盒墨锭是给两位表姑娘的,五姑娘说多谢陆太太和两位表姑娘盛情款待,酒曲和江米已经吩咐人准备了,过两天就能得,请严姑娘别忘记昨儿说过的话。”

“有劳五姑娘惦记,请五姑娘得闲时候再来玩。”大姨母乐呵呵地接过匣子,对雨荷使个眼色。

雨荷点点头,送两位婆子出门的时候趁机塞了两只荷包过去。

严清怡打开匣子,将一只笔筒和一盒墨锭交给蔡如娇,对大姨母解释道:“五姑娘看了二表哥借给我的几本诗集,想抄了上面注解给家里七弟看看。我还没

知会二表哥,也不知他许不许。”

大姨母道:“是诗集,又不是什么紧要东西,哪有不肯的?你尽管抄给魏姑娘。”

严清怡笑笑:“还是问过二表哥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