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郡主从小到大,都不缺东西。她最亲近的,是从出生就带她的奶妈。小时候,那名奶妈贪钱财,在继妃面前漏了马脚。
继妃问道:“阿福,过年大喜的日子,你怎么穿戴这么寡淡?谁侍候你穿戴?”她很不喜,王府又不是没钱,何必在王爷面前显得自己苛待继女。
小郡主懵懵懂懂地说道:“奶妈。”
继妃皱眉问道:“那个大颗东珠的凤凰呢?”
“收起来了。”小郡主说。
“谁收的?”继妃问。
“奶妈。”小郡主说。
“去拿过来。”继妃吩咐道。
奶妈慌了,顿时跪在地上说道:“启禀王妃,小郡主贪玩,那颗东珠丢了。”
“四个贴身宫女和两位嬷嬷呢,你们也没见到那东珠去了哪儿?”继妃漫不经心地问道。她不许下人苛待了这个长女,这显得她管家不利。
“启禀王妃,上次过节,奴婢见奶妈完好地将东珠凤凰首饰收了起来,后来再没戴过,东珠就丢了。”宫女立刻跪下回禀道。
“正是如此。”两位嬷嬷也说道。
“奶妈年迈眼花,管理财物不利,封五十两银,归家荣养吧!”王妃雷厉风行道。
“谢王妃开恩。”奶妈得了小郡主信任,一直为她管理钱财首饰。她最初只拿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出府,补贴家用,后来见顺利过关,胆子大了,就动了东珠凤凰,谁知道恰巧被王妃查了出来。
“奶妈,你不要走。”小郡主哭道。
“郡主,你以后好好的。”奶妈红了眼睛,向小主子磕了个头,忍痛离去。
“阿福,你且记得,你是郡主,岂能被下人拿捏了?”王妃教导她道。
“是,母妃。”小郡主战战兢兢的,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一向衣食不缺,不知奶妈偷盗了财物。这些在大人眼中心知肚明不点破的事,她就是不明白。她不舍奶妈离去,又不知王妃为何训导她。肯定是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吧!她偷偷地哭,在心里想道。
本来小孩子见亲人吵架,就有一种极其幼稚的心理,会将一切错误归因于自己。久而久之,又无人开导,小郡主就渐渐地没了自信,开始自卑,变得胆怯,人前不爱说话,也不爱表现。别人都说她拙笨。
那些宫女和嬷嬷见奶妈受了罚,从此就只管按照规矩做事,做到无可挑剔,就算有精力,也都去烧王妃那边的热灶了。小郡主遇人不淑,所剩不多的光彩,就这么渐渐地黯淡了下去。
直到那一天,宫里的太后娘娘病重。一向不着调的王爷为了显示孝顺,顺口便说:“家中女眷也是日夜祈福,愿母后早日康复。”
王妃听了,登时一惊——她和女儿没有日夜祈福啊!这是欺君啊!
但是家中女眷不止她们两个,还有个阿福郡主呢!
为了弥补这个错漏,显示诚心,她干脆就带着两位郡主去了道观祈福,然后将阿福郡主留了下来——都住进了道观,可不是日夜祈福?
太后娘娘病情减轻,听说阿福郡主去了道观,为她祈福,不由得夸了几句孝顺。皇帝一高兴,就给那个不起眼的阿福郡主发了圣旨,封她为长生女冠。
好么,一向锦衣玉食的阿福郡主,就这么被四个大人坑进了道观,出家当了女冠。出家人一向清俭,阿福郡主年幼,一时想不开,闷闷不乐,饮食不善,哭过几次,就感染风寒去世了。
偏偏,王爷、王妃、太后和皇帝,谁也没有存心让她去死,她却死了,只能在心里道了声晦气,命人用女冠的礼仪将她葬了。毕竟死了一位郡主,皇帝和太后,免不了抚慰王府一番,赏赐了大批财物。王府夫妇,自然是表忠心,感恩戴德。
剩下的时光,皇家人便一团和气,欢欢喜喜、开开心心地过着富贵日子……
阿福看了,不由得唏嘘——说起来,这就是皇家小可怜儿的下场,所谓墙倒众人推嘛!中间,哪怕有一个人关心她一点,她也不至于郁郁寡欢,染疾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