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国提着大包小包上前,徐乐晴牵着蹦蹦跳跳的顾芸晓跟在后头,一家人都乐吼吼的。
送他们来的那位“蹦蹦蹦”师傅刚溜了一圈回来,一看顾家人出来,很是热情的迎了上来,“老板,上哪去?”
“七里桥,手拖厂!”
“好咧!”“蹦蹦蹦”猛地向前一蹿,一阵“嘟嘟嘟”连蹦带跳的飞出去了。
来的时候,他们走的人民路转淮西路,回去的时候,却是直接从百货大楼门口拐进了梅山路,正好饶淮西市一圈。
梅山路也是刚刚平整的,没有那么些坑坑洼洼,除了师傅偶尔飙车技来个急转弯或是漂移什么的,车厢里头基本还是平稳的。
顾芸晓还能兴致冲冲的和老妈整理起今天大采购的战果,他们后来又给赵奶奶也买了两包桂圆,给赵瑞军和小叔顾伟国一人也买了条牛仔裤,还给小姑家的贺雨诗买了件和顾芸晓同款的套头衫,只不过顾晓芸是粉色的,而贺雨诗那件是大红的。
赵奶奶这么些年一直照拂他们家,待顾芸晓就跟亲孙女一样,给赵奶奶买些补气养身的桂圆,顾家两口子都很乐意,这也是他们做下辈的一点心意。
赵瑞军是赵奶奶最宠的大孙子,也是他们家芸芸的“大哥大”,在手拖厂里一直罩着芸芸。小叔顾伟国跟顾建国兄弟感情一直不错,也没把顾芸晓他们家往外了看,经常帮他们家的忙,还在实习期的他也给顾芸晓买过几次好吃的,顾家爸妈也很承他的情。这两条牛仔裤,顾家两口子也是一致同意要买。
只是给贺雨诗买外套的时候,顾建国却是不大愿意,他这个妹妹这些年对他们家可说不上好。
顾爱芳自己在淮西县(地区下属县,地区机关所在地)防疫站上班,工作轻松体面。嫁的婆家又是有钱人家,公公婆婆都是供销社的(就是发电视的那个供销社),丈夫贺山更是十几岁就自己出来开了铺子卖文具,算是淮西地区第一批个体户,家底子不要太厚哦!
而顾建国家呢,顾建国自己只是个出体力的普工,顾爱芳就已经很是瞧不上他。至于大嫂徐乐晴,更是个穷乡僻壤来的乡下姑娘,还是沾了他们家的光才混了个临时工,顾爱芳平时都不爱搭理她的。更何况她这个大嫂子生的还是个丫头赔钱货,没能给他们老顾家延续香火,顾爱芳没给她白眼看,已经是她修养高了,还指望她怎么着?
这些年,顾爱芳自己的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不说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却也是差不离。在大多数淮西人都还住平房的时候,顾爱芳已经住上两层的独栋小洋楼,荤腥也是想吃就吃、从未断顿,衣服鞋子更是紧跟着淮西的潮流时尚。
家里人都说她掉进了福窝里头,她也觉得自己飞上枝头变了凤凰。逢年过节给顾爷爷、顾奶奶做件衣裳,或是给娘家买些鸡鸭鱼肉回去,在顾爱芳觉得娘家就是跟在她后头沾光了,再多的话,贺山就该有意见了,她自己也舍不得。
至于大哥顾建国家,他家穷是他自己没本事,她顾爱芳那么些兄弟姐妹,她还能都顾得过来?没听见人们都说救急不救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