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姑、老姑父,你们回去吧,别搁这候着了。我都坐上车了,你们就放心吧!”
徐家敏坐上了回杜家桥镇的汽车,还抢了个靠窗的座位。顾建国和徐乐晴帮她将东西都安置好,还不肯走,就在车外头等着车开。徐家敏说好听点是性子爽利,照直说她就是猴子脾气急性子,哪里肯让姑姑、姑父在这干等,便催促他们回去。
昨天晚上,她和张朝武、王淑贤去看花灯,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来。
今年的花灯可真好,有玉兔、有金龙、有孔雀开屏,人民公园门口还别出心裁的扎了天女散花。出来看灯的游客,几乎站满了九公湖四周,人民公园里头也是人挤人、人贴着人,比白天还要热闹几分,倒是不担心碰到流氓小混混出来生事。
游客跟着花灯走,小贩就跟着游客走,无论是人民公园,还是九公湖,都有许多小贩推着小车,或是扛着那种糖葫芦靶子出来卖东西。什么气球啊、荧光棒啊、呼啦圈啊,应有尽有。而诸如棉花糖、爆米花、冰糖葫芦、果味汽水什么的,也是样样齐全。
徐家敏是第一次看,自然是什么都觉得新奇。而据王淑贤说,她每年都来看国庆花灯,往年淮西可没有这么多新奇花灯,也没有这么热闹过,算可是让徐家敏赶上了。
两个小姑娘一路看灯看的眼睛都呆了,手拉手叽叽喳喳的谈心拉呱、说个不停。平时都很节省,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的两人,今天也都大出血了,一人买了一串糖葫芦之后,又各自拿了只棉花糖。
只有张朝武那个闷小子,从头到尾一毛不拔,任你是棉花糖,还是糯米棒,他都不买,汽水也不喝,甚至连话都不讲一句。有时候两个小姑娘把他问急了,他才不满意的哼哼两声,那急赤白脸的样子惹得小姑娘们又是一阵咯咯笑。
他们仨逛了老半天,直到外头的人群都散了大半,这才想着回去。徐家敏瞅见还有两个小贩没走,便给顾芸晓买了一包洋糖发糕。王淑贤心细,也给张朝武家的小弟买了同样的吃食,把张朝武给羞的满脸桃红,非得拿钱给王淑贤不可。
徐家敏就觉得这个城里小伙实在太害羞了,没她们乡下小子皮实,这样子的哪有姑娘看的上?
等徐家敏到家的时候,顾芸晓他们刚好盘过账目,一家人都在傻乐呢。见得徐家敏回来,顾芸晓仰头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笑脸,却瞧见徐家敏手里拿着一只小巧的透明塑料袋冲着她晃悠。
“洋糖发糕!”顾芸晓惊喜的叫道。
这种用粘米粉和白糖做成的米糕,可是顾芸晓小时候的最爱。她还在小神童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个白发老奶奶背着一个用棉被包裹的木质保温盒,过来叫卖。老太太的洋糖发糕做的松软可口,一个发糕大约有小童手心大小,再点上蜜枣、葡萄干或是红豆,五毛钱两个。
顾芸晓小时候最爱这种酸酸甜甜的软糕,每次去幼儿园都磨着要吃。顾建国和徐乐晴的收入虽然不高,对她却很娇惯,她磨上两三次就能如愿,吃上一回这金贵零嘴。
可是自打她上了七里桥小学,就再没遇到那位卖洋糖发糕的老奶奶,算起来她都快24年没吃过洋糖发糕了。
“我就知道你喜欢吃这个。”看着顾芸晓乐成花的小脸,徐家敏也跟着开心,对这个可爱的小表妹,她一直都是打心眼喜爱的。
徐乐晴娘家有兄妹三人,她是家里的老幺。比起顾芸晓的大舅徐乐美、大姨徐乐玉,徐乐晴要小了十几岁,乃是家里的老来女。大舅家的大表哥比起徐乐晴,只小了三岁,因而大舅和大姨对徐乐晴是一半当小妹、一半当闺女宠着的。后来,徐乐晴又跟着顾建国嫁到了淮西市里,还有了工作,在老家杜家桥镇松果村可都是被吹捧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