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兰幽听见声音,顿时没好气道:“是我,伤兵营医官谢兰幽。”

来人“啊”了一声,将手中灯笼举高,灯光映在谢兰幽艳如春花的脸上,叫她情不自禁的眯了眯眼。那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康老大。见到灯下的人是谢兰幽,他便有些尴尬,还没来得及找补两句,杨戬的声音已自他身后传来,问道:“康大哥,怎么了?”

康老大立刻叫道:“二爷,你快来看,谢大人自己回来了。”

杨戬拨开众人,走到谢兰幽跟前,天眼一开,眼中倒映的正是谢兰幽。他像是松了一口气,又想是心生怀疑,问道:“你去哪了?”又见到她面带欣欢之色,身上披着件宽大的玄衣,不像是女子的样式,脸色顿时一沉,质问道:“这是谁的衣服?你去见谁了?”

原本竹君尚有一线生机这事,令谢兰幽在不知不觉中心情愉悦,将迁怒杨戬等人的心收了收,此刻听到这句质问,登时火气又上来了,反唇就问道:“与你何干?”说完就要走,杨戬伸臂一拦,挡住她的去路,谢兰幽道:“你什么意思?”杨戬也被她气的不轻,到底还有些许理智,知道这话不能当众讲,将她拽到一边,压低声音道:“你好歹还顶着我妻子的名头,莫要太过分!”

谢兰幽愣了一愣,才明白他话中的意思,只觉胸中的怒火冲上脑头,劈手就给了他一耳光,这一下子把远处众人都惊了一跳,谢兰幽发出一声冷笑,扬长而去。

回到营中,才知道是龙吉和杨戬一并来找自己,却正巧见到已到黑影将自己掠走。杨戬追之不及,当下命令各营加强巡逻,又请其他的阐教弟子外出寻找。还打算若是明早还找不到人,就去禀报给元始天尊。

谢兰幽立刻向龙吉报了个平安,又亲去各处致谢,只是唯独“忘记”去杨戬营中。

到了第二日,谢兰幽做主将竹君的尸身烧了个干干净净,叫众人立即收拾行李上路。她带着众人,每到一处,先将病坊收拾好,将当地孤苦无依的女子女童带入病坊学习医术。再自这些女子女童里找到合适修习法术的人,传授仙术。这些女童日后长大,便是守护一方受人敬仰的灵女。

四十年间,她踏遍了整个大周的国土。那些受她恩惠的女子们又将恩惠传到更多需要的人那里,渐渐的,人间竟有人供奉写有她名字的长生牌位,还有人给她建了庙宇,供奉香火。

后来,她不再管病坊和灵女的事情,任由凡人自行传承。自己行走在尘世之间,在各地寻访小吃美食,游览名山大川。小莲依旧跟着她,还是旧时的模样。红玉等人却已经纷纷老去,有的嫁人生子隐逸市坊,有的家业两顾,仍在朝中,还有几位自梳未嫁,膝下徒子徒孙环绕。

红玉四十岁时辞去了医官之位,率先效仿谢兰幽,辗转各地,一边游历,一边行医收徒。谢兰幽时不时在收到的祈愿里看到红玉寄来的书信,或是抱怨某地名声在外的美食盛名之下难副其实,或是写些旅途中遇到的趣事。多半是些琐碎之言,却令她看得开心,时常回想起那些带着鲜血和汗水的时光。

后来小莲偶悟红尘,她们便找了一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福地隐居。小莲闭关修行,她一边守关,一边是不是的翻看远方故人偶尔寄来的只言片语。

时间又这样静静的过去了五年,这一日清晨,天际突然降下霞光,池中栽着的莲花竟在片刻间次第开放,谢兰幽心有所感,奔向关口,小莲果然已经出关,正亭亭玉立的站在关口,冲她微微笑着。

为了庆祝小莲顺利出关,两人决定大吃一顿。此时正值春季,乃是吃野菜的好时节。二人当下拿着锄头,提了篮子,漫山遍野的去采野菜。

一上午过去,两人收获颇丰,正在厨下洗菜,听到门外有个少女喊道:“此地主人可在吗?我兄妹在山中游玩,迷了方向,可借问一下路程吗?”

谢兰幽听着这个声音颇有些耳熟,正在回想这是何人,小莲已放下手中的活,跑了出去。

谢兰幽一边支着耳朵听她们说话,一边飞快的洗菜择菜。

原来那少女是和她二哥出来游玩,没想到失散了方向,少女一路走一路做记号,到了此处,见这里有三间茅屋,屋上炊烟袅袅,想是有人家,所以前来问路。

小莲道:“姑娘,你一时也不停的走,说不定你哥哥就跟在你后头追呢。要我说你不如进来歇息,吃过饭再说。你哥哥见到记号指不定就找进来了。就算是他找不来,我姐姐熟悉这山里的路,叫她帮你找。”

谢兰幽心道这还没两句话呢,就先把我卖了。便听那少女说:“如此,多谢姑娘了。”

小莲开了树枝扎成的门扉,将那姑娘迎进来。谢兰幽想到中午多了个客人吃饭,那就不能只吃野菜这么寒酸了,幸好厨房外檐子上吊着一只风干的野兔,池塘里还有鲜鱼,她将野兔剁了,放在锅里煮烂,加了辣椒香料调料炒出红油,把兔子放进去翻炒收汁。又捞了条大鱼和苋菜一并炖汤。拌了香椿豆腐和调苦菜,又炒了蕨菜,总算是弄出个可以见客的四菜一汤。

小莲在屋里陪那姑娘聊天,说些城镇上的趣事,全然忘了厨房里还有一个辛苦做饭的谢兰幽。

谢兰幽正暗自腹诽小莲,小莲已快步进来了,问道:“阿姐,饭做好了没呀?”小莲平素或叫她兰幽姐姐、姐姐、先生,阿姐是没叫过的,谢兰幽听了一愣,小莲已在灶台上写道:“来人蹊跷,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