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是知“多管闲事”地偷溜出家门,跑到谢家求见谢道韫。可那个她唤了多年“谢姐姐”的人没有见她,只是让丫鬟带了几句话。
“殊途难同归。姐姐对桓家很抱歉。但小妹你长大后,定会明白姐姐的心情。”
殊途难同归?
桓是知想了多年都没弄明白。
明明是两情相悦,又门当户对,应是天作之合,怎么就是殊途难归了呢?
桓是知从来没有问过桓玄,他心里究竟有多难过。
又究竟,难过了多久。
虽然,从适才桓玄见到谢道韫的神态里,桓是知能对他的情感窥视一二。可大将军毕竟是大将军。
英雄是没有权利,向他人展示脆弱和难过的。
“学子们。”
陈子俊的声音扯断了桓是知绵长的思绪,“桓将军莅临,实在是我尼山书院的荣幸。桓将军军务繁忙,明日便要启程去建康。今日在此召集大家,是想看看各位的武功修为如何。各位可一定要好好表现,好好展现我尼山学子的风采,莫让桓将军失望啊。”转脸又对躬身桓玄道,“桓将军,您说两句吧。”
桓玄冲陈子俊微微顿首,笑道:“陈夫子言重了。本将军此次到访,并不代表朝廷。诸位就当是与你们的兄长切磋武艺,不必紧张。”
马太守闻言,忙道:“桓将军如此平易近人,下官今日方知何谓大将之风啊。那,陈夫子,就让学子们展示一下射御之术,供桓将军品评吧?”
陈子俊称是,正待发话,却听一人道:“既然是与兄长切磋武艺,那兄长是否也要下场与我们比试一场呢?”
众人循声望去,果然是马文才。
整个尼山书院,如果有人敢向桓玄挑战,那个人也只能是马文才了。
桓玄正待在备好的椅子上坐下,听马文才这样说,眼中倒透出几分兴趣:“你这是,要向我下战书?”
马文才昂首道:“学生不敢冒犯。将军若是想知道我们射箭、骑马的成绩,夫子那儿就有记录,何必现场演示,徒增无聊。桓将军武功盖世,战功赫赫,学生一直视桓将军为心中榜样。只是,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实在想领略一下桓将军的风采。我想,诸位同窗也有这个心愿吧?”
桓玄看向马太守,道:“有胆气。不愧是马太守的公子。”
马太守听不出桓玄语气中的喜恶,慌忙拱手道:“下官管教无方。犬子年少无知,胡言乱语。要想挑战桓将军,他怕是还要练上个五十年。他现在就是给桓将军您做个马前卒,都还不够格呢。桓将军大人大量,不要和小孩子的胡话计较。”
马文才不服气:“爹,我早就不是小孩子了,过完年我就十八了。桓将军十八岁的时候,都已经跟着桓老将军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了!”
“放肆!还不闭嘴!”马太守黑着脸,“你有几斤几两,桓将军又是什么身份?你能和桓将军比吗?”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大致捉了下虫,这章上次存稿的时候又错按了“直接发表”…今天就提早发出来吧。
最近期末,准备考试加写论文,身心俱疲啊啊啊啊啊。
要是写论文和写文一样有意思就好了(托下巴叹息)。
我尽量日更啦,如果实在撑不住了会在有话说里请假的。
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