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也怪德成府院君那厮,他若不说,陛下怎么会知道?
真是活见了鬼,从忠穆王(王昕,阿氐的嫡兄,他死后阿氐即位)还在位时便一直盯着她。
索性她也看不惯那人,干脆跟他斗到底。
反正她崔莹从来没在怕的!
“陛下,还有一件事,臣想求得您的许可。”
“何事?”
“臣从宫外带回一名男子,他与臣幼时有些渊源,这次出宫恰好碰上,得知他无家可归臣便做主把他带回了王宫,让他跟着臣师弟一起学习医术,也算是为朝廷效一份力。”
不屑说谎的崔大将,的确说的每个字都是真的,但都是避重就轻,只不过上座的那位王又怎么会知道。
高丽不像元朝,虽守备森严其实也没那么多死规矩,臣子更不用动不动就下跪,这都是小地方造就出来的风俗。
本来进宫当差就是要靠熟人引荐,崔莹在王祺跟前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所以这种小事王祺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可追究的,人是崔莹带回来的,他对崔莹自然放一百二十个心。
更何况,他自己不也养了个吃白饭的吗?
“既然是你带回来的人,你看着安排就好,王宫在你统领的于达赤护卫下,朕没什么不安心的。对了,你见到辛旽了吗?”
辛旽就是那个吃白饭的……
崔莹眉头一皱,面色明显不喜。
“见到了,他怎么会在这?”
王祺笑道:“这小子说他还俗了,来投奔朕,朕要给他封个官当当他又不愿意,成天像个吃白食的。”
崔莹默,哪是像,明明就是个吃白食的。
“朕看着……他倒像是为了你而来。”王祺的目光在崔莹身上打量,眼神意味深长。
可惜崔莹没有看懂,一听这话她就烦死了。
这个辛旽跟那个德成府院君简直是一路人。
去年她奉命入元迎江陵大君(也就是王祺)回国登基,在那儿认识了与王祺交好的僧人遍照(俗名辛旽)。
辛旽是高丽人,自幼被送往元朝学习,他敏而好学,颖悟绝伦,王祺很是欣赏他,那时候便有心将他招入麾下,只不过那时候辛旽口口声声说自己一介出家人,对名利不感兴趣,王祺也就没强迫。
崔莹不过是跟他打了个照面,他就盯上了她。
这秃驴或许是真有点本事,一眼就看穿她是个假凤。
崔莹为了守住秘密,差点杀人灭口。
辛旽保证他绝对不会说出去,崔莹虽然不信他,但看在王祺的面子上也不能对他做什么。
只是这人着实可恶,动不动就拿这事来打趣她,一点没有僧人的样子,总是一副高谈阔论神鬼莫测的姿态,好像多睿智似的,背地里却是个偷香火钱出去喝花酒的淫僧,关键是他使诈还没人发现,人人都以为他很高风亮节,只有崔莹知道他是个什么货色。
原以为回了高丽就算摆脱他了,没想到那个出尔反尔的又舔着脸追了过来。
想到以后要跟他共事,崔莹就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剑。
日头西斜时,崔莹又踏入了典医寺的门槛。
张元望着她的眼神都快不认识这个人了。
是有多放心不下才不到半天又跑回来了?
崔莹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所察,转头望了望四周,脱口道:“阿真呢?”
“在院子里收药呢。”张元炯炯有神地盯着她。
“收药?”崔莹眉头一皱,“你让他做的?”
张元差点咳出一口血,“您老人家交代要照看好的人,我哪敢使唤啊?是他自己觉得有趣在那里玩呢。”
听到这话,崔莹眉头立即舒展了。
仔细看,她的嘴角似乎还带了丝笑意。
张元揉揉眼睛,再看时又不像是笑。
应该是他看错了吧,他这个师兄可是从很早以前就不会笑了。
现在哪会突然就笑了,又没有什么好笑的事。
崔莹走到院子里,只见换上一身白色典医寺御医服的金硕真正穿梭在忙碌的医女中间,这里看看那里瞅瞅,就像一只四处乱嗅的小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