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获救于秦

不是她不想自己喝,实在是双手软的像根面条一样,根本使不上力来,浑身也感觉没劲。这应该是高烧后遗症。

“原来我都昏迷这么久了,”初初听到自己的声音,唐糖吓了一跳,这个破拉风箱一样的声音,真的是自己的吗?真是吓死人了,去演鬼片都不用专门配音了。呜呜呜,宝宝的嗓子不会是烧坏了吧。

不过等唐糖又多喝了几口水再说话的时候,嗓子明显好了很多。不过还有些沙哑罢了。

唐糖心里庆幸不已,嗓子没坏就好,没坏就好。宝宝那百灵鸟一样的声音还在,可喜可贺。

“大娘,这些日子真是麻烦你了。我叫唐糖,大娘你也可以叫我小唐。你放心,我会报答你的。”唐糖连忙表态,众所周知,六七十年代普遍条件不怎么好。

所以,唐糖说要报答,给眼前的大娘一个定心丸,自己不会白吃白喝他们家的。希望她能看在这句话的分上,对自己好点。当然是指物质上的对待。不然唐糖可能因为少吃少喝然后挂掉。

“可不敢这么说,别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话,你啊,就在这安心养着。什么也别想,养好身体最重要。”虽是如此说,但大娘眼睛里的满意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这年节,谁家也不宽裕。也没养着一个陌生人在自己家白吃白喝的的道理。

唐糖也做不到明知道人家条件困难,还能心安理得的白吃白喝人家的。就算人家有万贯家财,也是人家的,与自己不相干,唐糖也不会白拿人家的。何况还是这样一户困难的人家呢,但她说的报答,也并非一句空话。

大娘看着唐糖,这小唐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还是家里面有请保姆的那种。看这小手啊嫩的都能掐出水来,一看啊就是连家务都没有做过的手。不得不说,大娘你真相了。还有她那衣服虽然怪了一些,但那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好料子,摸起来滑不溜丢的。

话说她老婆子活那么大岁数还没见过如此水灵的姑娘呢。虽然一开始这姑娘望着寒掺了一点,但还是可以看出这姑娘是个标志的。老闺女还和她争辩。如今可不是越来越水灵了,她就说嘛,她虽然老了,但眼睛还是好使的。只是不知这姑娘如何遭了难,竟流落到这里来了。

唐糖一开始到她家的时候,整个人都被水泡肿了,哪里谈得上什么美感啊,当然寒掺了。但躺了那么久,脸上的浮肿也消下去了很多,自然露出原本的容貌来了。

不是唐糖吹,她们家就没有长的难看的人。

“那大娘,是你救了我么?”唐糖眨巴着眼问。

“是我的小儿子救了你,是他把你从河里捞上来的。”唐糖注意到秦大娘提起她的小儿子的时候,嘴里是掩饰不住的得意,看来这个小儿子很得秦大娘的心啊。

随后唐糖向大娘打听了一下这里的基本情况,这里处于秦岭淮河一带。现在正是1960年,由于天灾,粮食减产,导致大多数人都是吃不饱饭的。

近些日子,大娘常听说哪里又有人饿死了,哪个地方的人吃米肉啊等等此类的消息,真是造孽哦!每每听到这些,大娘都唏嘘不已,心里更是火急火燎的难受,因此,大娘也时常在心里默默感叹,幸好家里有小儿子撑着。

从大娘的话中,唐糖得知,大娘她们村叫秦家村,村里大多是秦姓人家。

秦大娘家可算是村里的富户,因为她有个当兵的小儿子,每月都有津贴寄回来,一家老小才能在困难的年月平安熬过来。不然这一大家子的日子还指不定怎么难过呢。

说话间,门外响起了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应该是他们出去做工的回来了,我先出去看看,小唐啊,你放心的在这儿养着。一切都有大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