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商算数方面,魏国的百姓还是都学了点的,虽不能入私塾,但简点的看称算数是懂的,最多是不会写而已。
算完了后,邵氏发现他们家这一趟生意若是做成了,恐怕能赚到四十多两银子去。
才得了五十两银子,买了牛车,建了新屋,转眼又要赚上四十多两银子,邵氏有些不敢相信,盯着当家的,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夏莹在一旁提醒,“爹,娘,咱们在秦府有没有一个亲戚的事万不能说出去的,如今那门防是深信不疑,眼下咱们赶紧上村里头买生猪去,一批一批的拉去,瞧着这寿宴的消息这两日就要公布出来,别被人抢了先机。”
邵氏听了夏莹的话,连忙点头,“大丫头说的是,咱们手头上的事先别急着做了,先买生猪要紧,眼下接近年底,家家户户都养了一两头的,收起来应该不成问题。”
夏大勇听后也是点了点头。
于是接下来夏家的人开始向周围几村大肆收生猪,收走一批送一批,送一批便结一批的账,这样算下来也不欠着村里人的猪钱。
一家人忙活了三日,把最后一批生猪送入秦府时,人家都请了屠夫开始屠宰了,外头的人才知道秦府要大办寿席,大吃三日。
到这个时候,想要往秦府做生意的早已经迟了一步,而夏莹一家却净赚了四十五两银子。
银子堆在正屋子里的桌子上,邵氏和夏大勇两人盯着银子已经看了半天了,便不舍得收起来。
夏羽站在门边,也是看着桌上的银子发呆。
夏莹却转身回西屋睡了个午觉。
到傍晚,银子终于被邵氏两人藏了起来,接着又把夏莹兄妹俩叫到正屋,一人给了一两银子当日常花销,还叫两人省着点用,慢点花。
想着两人很快都要娶亲,多少都会买点东西上岳家看看,手上没有零钱也不是个事儿。
夏羽拿到一两银子的零花后,站在那儿呆住了,想想几个月以前,一家人为了一两银子忙得昏天暗地的,家里连个粗面馒头都没有,如今他跟妹妹手中都有一两银子的零花了。
夏大勇看到儿子那惊滞的目光,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行了,别丢人了,要瞧也回屋里头瞧去。”
夏羽红着脸转身回东屋去了。
邵氏却看着自家大女儿,心里头那个烫贴,似乎夏莹以前对她所做的事全都已经忘记了,眼里尽是这个女儿的好。
“大丫头啊是咱们家里的福星,娘要把你留在身边,舍不得你嫁出去呢。”
夏莹道了声谢,把银子收回钱袋。
经此一事,就算夏玉回来,家里人也不会站在她那边的。
得了银子的两兄妹,第二日没事,便结伴出门了。
夏羽去隔壁的黄家村,夏莹却是去莫家村。
兄妹两人在村口分道,皆是笑了笑,夏羽说道:“呆会我带着你嫂子来莫家村找你,咱们四个人上街头买几身衣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