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安北王府

可是我美啊 赵十一月 2689 字 9个月前

安北王世子想起程将军也觉得有些麻烦,咳嗽了一声:“当年父王把平悦嫁给程翼的时候我便不大赞同——平悦再怎么说也是平林的亲妹妹,就怕程翼耳根软......”

“天下父母心,自来都是一般无二。王爷当年也是一片慈心,原也是想着要纳程氏女为您的世子妃,只可惜那程氏女福薄早夭.......”崔澜温声劝道,“不过您也可以放心,便是小程将军耳根软,程将军难不成也会耳根软?”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我这心里头总是不得劲。”安北王世子有些烦躁,蹙了蹙眉头倒是没把话说完。说来也是可惜,若安北王世子真纳了程氏女为世子妃,对着程将军这个岳父倒也能够有些个底气,心平气和。可偏偏崔氏女没长大出嫁就去了,程将军膝下也没第二个女儿能嫁给安北王世子.......所以,安北王世子每每见着程将军便不免想起平悦郡主这个异母姐姐,紧接着又想起平林郡主,总担心对方偏心平林郡主。

崔澜知道这个不好劝——有平林郡主这个什么都要争一争、抢一抢的姐姐在,安北王世子自小便没有什么安全感,自傲的同时又难免自卑,恨不得把什么都抓在手里,让所有人都听自己的才好。

只是,不好劝也得劝,崔澜硬着头皮上来劝人:“程将军是明白人,以他的地位,犯不着为着一个儿媳妇偏心平林郡主,自陷险地——真说起来,平悦郡主是平林郡主的亲妹妹,难道就不是您的亲姐姐了?唉,今日既是说到这个,有些话我倒不知该不该说——说了怕殿下您怪我多嘴多事,不说我这心里又......”

安北王世子忙握住他的手,笑道:“表兄你又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只管说便是了。”

崔澜闻言,面上倒是端出感动的模样,口上道:“唉,我父亲在家也常念叨姑姑,每每想起姑姑便要哭一场......当年姑姑病重时,医官都不叫她多动,偏她还要硬撑着身子给世子您做四季衣衫,每每与我父亲说起世子都要催泪,只恨自己命薄,不能看着世子您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便是当年临去时,姑姑还不放心,紧紧握着父亲的手,一字一句的嘱咐他要好好辅佐王爷,多照顾照顾世子您.....”

安北王世子想起生母,不由也是垂泪,心肠倒是更软了:“如今内有孙氏,外有平林,外头怕是再没人记得母妃,亏得还有舅舅时时念起.....”

崔澜见安北王世子动情,语气更是柔和:“我知殿下这些年也是受了委屈了,若姑姑还在,有她这个做王妃的管着王府内帷,平林郡主怕也没有如今嚣张。”顿了顿,他又接着劝道,“只是,殿下如今的对手乃是平林郡主,倒也犯不着再招惹旁的人,要不然反是把人逼到平林郡主那头......似孙王妃、晋王、还有平悦郡主等人,只要他们不曾真正表态站在平林郡主那头,殿下您倒不妨稍示宽仁,显示您的胸怀,稍作争取。您要记住,争取所有能争取的人,这样才能真正的孤立平林郡主。”

安北王世子听着倒也觉得有些道理,只是嘴里习惯性的抱怨了几句:“其他倒好说,孙王妃整日里与人说有人要谋害她那孩子——弄得旁人看本王的眼神都不好了。还有晋王,这回晋王妃出事,他都只寻平林不寻我,不还是不信我?”

崔澜暗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孙王妃孕中多思,咱们何必与她计较。之前那事原就与殿下无关,咱们清者自清。只要殿下您摆出态度,善待孙王妃和她腹中的孩子,那些谣言自然会止于智者,便是孙王妃和孙衍也会感念于心。至于晋王,他来此处,代表的乃是皇上和朝廷。若真能争取到晋王,取信朝廷,那可是真真切切的断了平林郡主一大助力。”

安北王世子一顿,终于还是应了:“表兄说的是,我明白了。”

有崔澜明劝暗劝,安北王世子终于还是决定暂且搁置自己对晋王的不满,好好的争取一二。所以,他十分热情周道的替萧芳长和唐亦姝办了一个洗尘宴又特意交代了世子妃耿氏,让她交好唐亦姝这个晋王妃。

唐亦姝倒是乐得与世子妃耿氏说些话——如今安北王病势垂危,北地情势甚危,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必得先稳住安北王府的局势才好。

只是,世子妃耿氏虽是将门虎女,说起话来却是比京中那些个闺秀还要的七拐八拐,而且还很有几分才女习气,见着落花便要念诗,看着落叶也要再来几句诗........念就念吧,反正唐亦姝也乐得听人念诗。偏偏耿氏念完了诗后还要抬起那秋水似得眸子去看唐亦姝,一脸期盼的与唐亦姝道:“妾才疏学浅,诗词一道多有不足,还望王妃指摘一二。”

唐亦姝:“........”因有云氏这么个继母在,她没成文盲已经算是走运,这诗词歌赋自然是不成的,最后,她只能一脸惨不忍睹的回一句:“世子妃这诗已是极好,我就不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