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书桌旁,戚世钦把信纸铺在桌面上,打算给爹娘和魏景书各去一封书信,他没打算消失多年再风风光光的回去,不然他娘周翠翠肯定每晚都睡不好觉。
具体也就是说自己遇到了高人治好了腿,他现在已经能和往常一样走路了,如今他待在邺城。然后就是他之前就很想出门游历,如今趁此机会正好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估计要过两年才能回去。不过他会经常写信回家报平安。
游学自然不是真的,他只是为了让周翠翠不要那么担心他。
周翠翠收到信的时候,已经距离小儿子离开家好几个月了,听着老大给她读的信件,老太太又哭又笑的。这段时间她听到了村里的很多风言风语,主要就是因为她一直偏心小六,忽略老三,结果现在老三分出去住了,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而她最喜欢的却不见身影。
何月当初撺掇着戚三郎分家,周翠翠最初不肯同意,毕竟老三可是家里的一个壮劳力,可是最后何月提出净身出户,家里也闹了好一阵,再加上老二媳妇的劝说,她最后犹犹豫豫的也就同意了。
没想到老三家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了酿酒,颜色清亮、酒味醇香,并借此酒和城里的大户人家拉上关系。周翠翠每次上门都讨不到好。
没多久,老三就修建起一座气派的屋子,迁居的时候也没有请他们,找上门去还被何月言语奚落了一番。
戚家几个媳妇也不是省心的,家里天天争吵不断,想要去沾一份光,当然周翠翠也是如此,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倒是让村里人看了笑话。
戚大郎看着老娘的眼泪也有些心酸,道:“娘,你别哭了,要是六弟知道了可不得心疼死了,这箱子这么打,我们快打开看看里面装了什么东西。”一边等着的几个媳妇也纷纷劝说。
因为是侯爷府上的人送,戚世钦也比较放心,买了一大堆东西,最后就装了一个大箱子。
周翠翠抹了一把眼泪,在几个小辈面前哭也让她有些羞赧:“好,我不哭了,这就看看我们小六带了些什么回来,这出门在外怎么还买这么多东西。”
话里带着些埋怨,但周翠翠内心是喜悦的,以往小儿子在书院读书时就是如此,把卖字画的钱收集起来,每次她去,小儿子总要带她吃些好的,给她买点什么。这样的孩子,叫她怎么能不疼到心坎里。
西北那边的皮毛是很便宜的,戚世钦便买了好几张,让他娘冬天的时候注意保暖。给几个嫂子都送了价值相当的镯子,让她们自己选。中间都是一些布匹,拿出来做衣服用的,还有一些零碎的东西以及小孩子的玩意,翻开最下一层,几个人都张大了嘴。
老二媳妇说道:“娘,这…这恐怕得有好几百两吧。”
银子全都是整整齐齐的码作一层,看起来很让人惊诧。戚大郎又看着手里的信道:“六弟说咱们家屋子几房人住在一起有些小了,几个侄子年纪也大了,让娘看看修个大点的,以后也好给他们相看媳妇。”
这房子住六房人的确是小,戚世钦虽不常回家,但最好的那间屋子一直是给他留着,还给他专门准备了书房,周翠翠不允许任何人进去,那书房都快成戚家的禁地了。而且小一辈都跟他年纪相差不多了,一直挤在一起也不像话。
这话说的几房人都心动,她们都是有孩子的人,最大的也快相看了,其他的也不远了,有个大房子找媳妇也能找个更好的。于是纷纷那期待的眼神看着周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