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要听别人怎么说他。”武则天抬手打断,“婉儿,我让你看奏章,不是要你跟他们想法走。”
上官婉儿似乎明白了什么,迟疑道:“天后是要婉儿说?”
“是的,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的。”武则天食指敲了敲面前的奏章,“你说的这些不过是奏表里的溢美之词,我想听的是你看过了这些之后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上官婉儿抿着嘴想了想,斟酌道:“婉儿以为,太子是一个值得堪以大任的人。大唐帝国还很年轻,它需要一个像太子这样勇敢正直,积极向上的帝王。”
武则天目色里一缕精芒一闪即逝,失笑摇头道:“才见太子第一面,就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看来他注释的这《后汉书》我也该看看了。”
“天后,婉儿没有说假话。”上官婉儿以为她认为自己是因李贤是太子才这么奉承的,微感委屈。
“婉儿是不会说谎的女孩子,是我在洛阳呆的时间太长,跟贤儿似乎也生分了不少,唔……”武则天随手一挥,想起确实跟这个太子儿子许久没有沟通过了,这孩子似乎自做了太子就潜心注释《后汉书》,参之朝政鲜少有之,也是最近一年才开始监国。打自己回了长安,他竟又憋在了东宫里头,如今想来,似乎这个儿子是有意在躲着什么。
如此一想,武则天眉头一蹙,右手不禁握拳一紧,随即舒展开来。
“你倒是提醒了我,婉儿,我问你,建言十二事,你可知道?”
“恩,那是天后在上元元年的上表。”上官婉儿眼神一亮,随即垂眸低声道:“婉儿没有看过,婉儿只是听内学馆老师讲过。”
“哈哈,婉儿若想看,我拿给你。”武则天爽快一笑,扬声招了赵德顺进来,吩咐他去拿来。
上官婉儿闻言浑身一震,她自然知道那奏表上并非只是单纯的罗列了十二谏言,还有武则天对此的详细解释。她想要读的便是这个,没想到武则天肯给她看关于社稷政治的重要奏表,当即一跪,惊喜交集地唤道:“天后!”
“起来,起来,都说了不要动不动就跟我跪着。”武则天没好气的拧了拧眉叫她起身,赵德顺低眉顺眼的捧了厚厚的一叠奏表进来,武则天示意让他交给婉儿。上官婉儿接过后,爱不释手的摩挲着奏表上的一行小字,眼中闪烁着喜悦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