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卓在旧书堆里,将所有与生态农业有联系的书籍找出来,最后在一本小学的科学书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他想他应该是小学的时候,就有科学种田的想法,不然不会一个点记那么久。
小学的课本上,只是有简单的介绍,根据这点,程卓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做了归纳总结。
程卓记得他读小学还是初中时,村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养了猪。那时养猪,一是为了过年的时候能吃上新鲜肉,二是可以卖钱。
那时自己家里养猪,也不像外面养猪场,准备专门的饲料,就只是喂猪吃些人吃剩的饭菜,再有就是打米留下的糠,和着水就可以喂给猪吃,猪大了吃得多时,也是买了一袋袋的糠。总体来说养猪成本并不高。
现在经济发展了,大家并不缺那卖一头猪的钱,再有就是直接买点猪肉吃也方便,所以现在基本上没人养猪了。
程卓现在有个大概设想,趁着天还没黑,他去找他爷爷。程爷爷程明德是个闲不住的人,平常没农活的时候,就喜欢把屋前屋后打扫干净,这里除下草那里砍下柴。
这会儿程明德正在自己门前打扫,程卓跑过去站在一旁,问:“爷爷,旁边的鱼塘现在是哪家管?”
旁边的鱼塘属于白果村二组的,程卓记得前几年的时候,这鱼塘是由他们组里轮流来承包的。
程明德停下手中的活,看着程卓道:“现在没人养鱼了,说不上哪家管,就只是蓄水,组里人都可以用。”
程卓又问:“那爷爷,我要是想养鱼,是不是得和村里签承包合同?”
“你想养鱼?”程明德有些诧异。
“是的,我还想养猪。”程卓说出他的设想,“我想在鱼塘上面建个小型养猪场,猪粪直接养鱼。再有就是把后山围起来,养些鸡鸭鹅。”
“你这想法挺不错的。”程明德想了想说,“这么一搞起来,得要不少成本呐,而且不知道有没有赚头,就说鱼塘上面建猪场,你想做成什么样?”
“考虑到成本还有实际施工的难易,这得问我爸具体怎么做比较好。”程卓自己心里也没底,只是有个构想。
程父程福林是个瓦匠,有活的时候都是起早贪黑的,今天天晴外面有工,现在还没回来。
“那你等你爸回来再说吧,要做什么提前做好预算,不然到时钱打水漂了就不好了。”程明德道。
于是程卓等他爸回来,一家人吃完饭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程福林心里有了计算,说:“现在鱼塘里还有水,这是到时要灌溉农田的,肯定只得在池塘外围打造地基,到时在鱼塘上面建屋子,必须要借助机器,而且鱼塘周围都是农田,不太好操作。”
“那我这个想法,看样子没法实施了。”程卓叹了口气。
“在鱼塘上建个场子,估计得5到10万块钱。”程福林估算了下说,“你建个养猪场,是便于养鱼,其实就在平地上养猪也一样啊,猪粪到时人工挑过去也是一样。”
“行吧,我再计算计算,好好规划一下。”程卓表示赞同,夹了一筷子菜继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