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无声潜伏

刚才在市场里,到处都是人,提着几十斤重的东西真是要了老命。

看到街上依然人潮涌动,李蓁蓁逆着人-流,拐到一个偏僻处,把东西都放进空间。

一身轻松,李蓁蓁欢快地走回来,快走到家附近的胡同口时,看到前面有个男人推着一辆手推板车在运蜂窝煤,想起父亲的交代,连忙上前打听。

“叔叔,你的蜂窝煤在哪里买的?”

“呵呵呵,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学校老师让我们问的,要写学习心得呢。”

“小同学,买煤要到煤站,这个月的煤已经开始供应了,哦对了,天气变冷,以后每个月多供应100斤。”

“哇,是每户多100斤吗?那一共多少斤?”

“是啊,多了100斤之后就是400斤,你回家之后叫你家大人快去买,记得提醒你家大人带上户口本。”

“好的叔叔,这煤什么价钱呀?”

“这个你们都要问,好吧,1斤煤2分钱,那我倒要问问你,你能算出来400斤煤多少钱吗?”

“8块!”

“哎呦,你真聪明。”

“我又不是小学生了,叔叔,这车子是你家的吗?”

“不是,我家哪有这车,是我跟废品站的人借的,瞧我,跟你说这个干什么。”

“叔叔,你说的东西都很有用呢,谢谢你!”

“慢走啊,小同学。”

忙了半天,就要做午饭了,李蓁蓁想到那个买精白面的大娘说的话,决定煮饺子吃。

先把鸡骨头炖上,拿出一颗大白菜切丁,割一斤猪肉剁碎,跟菜丁混在一起,放上盐、葱花和麻油,从空间里拿出饺子皮,手脚麻利,没一会儿就包好了。

这时候鸡骨头汤也差不多了,趁热把饺子下进去,等饺子浮上来就可以出锅了。

分了两大碗,跟李秉文开吃,李秉文很高兴,直言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饺子了。

吃完饺子,饭碗干干净净地就像舔过一样,李蓁蓁随便用水冲一下就算完事。

下午,李蓁蓁去了废品回收站,废品回收站在一个三角路口的一角,门口用篱笆和破木板圈了个很大的院子,里面左一堆右一堆地放着许多杂物,李蓁蓁小心地在这些杂物堆里走着。

一个穿着军绿色棉袄的五六十岁老大爷从里面出来,看到李蓁蓁,“小姑娘,你找什么呢?”

“老爷爷,住在剪子胡同的叔叔跟我说,您这里可以借到板车,我想去拉蜂窝煤,可不可以借给我?”

“那煤可重,怎么让你一个小姑娘去拉?”

“我爸爸病了,家里没有大人……”

“哦,这样,那你拉走吧,就在那边,用完记得给我还回来。”

“太谢谢您了!”

这时候,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看到李蓁蓁,笑了起来。

“李蓁蓁,你怎么在这里?”

李蓁蓁看着这个人,有点熟悉又叫不出名字,害怕是熟人,心里有点着急,嘴里应和着:“是你呀,你来干什么?”

“我家的桌子坏了一条腿,我过来找找有没有匹配的,你要去拉煤?走,我帮你去拉。”

“呃……你不是要找桌子腿吗?”

“找不着,这里没有。走吧,我带你去。”

“嗨,这哪能忘记,好家伙,那天我可是点了好久呢。”

“在我们所里,公交站也算是大户了,才能一次存那么多钱……”

“嘘,别说话,有人进来了。”

进来的人正是李蓁蓁,她穿着一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蓝灰色棉袄,洗得发白,头上脸上胡乱围着一条破旧的黑色围巾,看上去就有点寒酸。

“这个小姑娘,不会是走错地方了吧。”

“可不是,这可是银行,看她那样子也不像。”

“不一定,也有很多人在我们银行办了存折,不过都没什么钱就是了。”

“我问问……喂,小姑娘,对,说你呢,你来干什么?”

“大姐,我来取钱。请问是在你这里办理吗?”

“呃,对,我问你,你有存折吗?”

“这就是我的存折,给,我想把里面的钱都取出来。”

马大姐漫不经心的接过存折,翻到最后,看到余额,大吃一惊。

“唉呀妈呀,31600,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多少多少,给我看看,哇,真是31600。”旁边一个有点微胖的女柜员抢过存折,有些惊讶地上下打量李蓁蓁。

“小姑娘,这存折真的是你的吗?”

“没错,这就是我的,准确地说是我爸爸的,户口本我都带来了,怎么,不可以取吗?”

“你把户口本给我看看……还真是,你们家可真有钱,你都要取了吗?你爸爸知不知道?有没有带你爸爸的私章,没有私章可是取不了钱的。”

“带了带了,大姐,麻烦你快点,我家里还赶着用钱呢!”

李蓁蓁觉得有点失策,俗话说先敬罗衣后敬人,没想到自己就遇上了,为了避免被人问东问西的,只好假装很不耐烦很着急的样子,催着工作人员。

反正户口本存折和私章都能对上,银行也没有限制未成年人不能取款的规定,所以李蓁蓁大喇喇地就来取钱了。

果然,看到李蓁蓁的样子,马大姐在心里脑补了一幅父亲在家里忙得团团转,让李蓁蓁出来帮忙取钱的画面,理解的点了点头,忙不迭地操作起来。

“大姐,你们这里有3元面额的吗?我爸爸让多换一点。”

“有,你要多少?”

“呃……你有多少?”

“你等着,我看看,还有4刀,1刀就是100张,都是连号的,一共1200元,你都要吗?”

李蓁蓁没想到这里居然有那么多“苏三币”,兴奋地表示全部要了,接过马大姐递出来的一大包钱,假装小心地放进挎包,其实暗地里直接放进空间,揣着手出了银行大门。

完成了一桩心事,李蓁蓁的心情非常好。再加上腰包里有了钱,她内心深处的购物欲望就被激发出来,准备四处逛逛,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

银行所处的位置紧挨着城西的繁华地带,有邮电所、日用杂品供应部、生活资料批发部、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副食品商店、百货、棉布门市部、南北货糕点门市部、鱼行、染坊、中西药店……占据了街道两旁人气最旺的大部分中心地段,是远近闻名的市场集散地。

这些商店都是国营的,很有时代特色,门面上刷着标语,柜台起得高高的,售货员站在里面,背后是一排排货架。

售货员看起来神气极了,居高临下地看着你,一副你爱买不买的姿态。

其中一家专营糕点的铺子,门面极大,放眼望去,枣泥糕、麻香饼、杏蓉酥、椰丝球、小豆包、芸豆卷、糖火烧……

满眼红的白的黄的,堆成一座座小山,香气四溢,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吸引着李蓁蓁不由自主地走进去。

“站住站住!说你呢!要买东西到外面等着去!”

一个身穿燕子领列宁装的女售货员凶恶地瞪着李蓁蓁,张开双臂,好像老鹰护着身后的小鸡一样,阻止李蓁蓁继续进去,嘴里不停催赶“出去!”“出去!”

李蓁蓁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不是21世纪的商店,可以让人进去随意挑选,顾客也不是上帝,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在外面,忍受售货员的呵斥责难。

自己这种看到美食就走不动道的习惯是要好好改改了。

“要买什么!把粮票拿来!”

“我没有粮票,用钱不行吗?”

“没有粮票你来干什么!乡巴佬!这不是你来的地方!走走走!”

李蓁蓁气极,真是狗眼看人低,刚准备跟她理论理论,看到旁边几个售货员幸灾乐祸的表情,突然泄了气。

算了,跟这种人有什么好计较的,这些人都一个样,没看到后面的墙壁上写着“不要打骂顾客”吗,看来打骂顾客也是这些售货员的日常。李蓁蓁不理睬她,斜着眼睛瞟了她一眼,径自走开了。

接下来,李蓁蓁在周围晃了一圈,因为没有各种票,收到来自售货员的好几个白眼。李蓁蓁越想越憋屈,不就是要票吗,我有空间在手,还有那么多钱,就不信买不到票!

什么地方票最多?当然是黑市。可是黑市在哪里?这种问题也不好随便问人。李蓁蓁挺苦恼的,就在这时,突然看到前面路口的小巷子里有个人探着头对她招手。

“姑娘,在这边,过来,快过来。”

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人,剃着板寸头,正在机警地四处张望,好像看出李蓁蓁脸上的迟疑,又压低声音说:“我这里有粮票,你要不要?”

原来,板寸头私底下是个票贩子,经常到大街小巷物色客户,城西这片儿是他经常溜达的地方,刚才看到李蓁蓁四处碰壁但是毫不心虚的样子,觉得有戏,故意出言试探。

李蓁蓁眼前一亮,往周围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到她,赶紧快步上前,两个人好像地下党约好了似的,不约而同地往巷子里走去。

“你真有票?”

“嘻嘻,姑娘你这就问对人了,你要什么票,我这里都有。”

“照相机票有吗?收音机票有吗?侨汇票有没有?”

“呃、这……这些还真没有。姑娘,那可都是最最紧俏的,我这里可没有。”

“没有你瞎吹什么牛,那你说吧,都有什么票?”李蓁蓁其实是担心板寸头胡乱抬价,故意刁难他一下。

“有粮票,有肉票,有布票,还有工业券,怎么样?你要不要来一些?”

“价钱怎么算?”

“粮票1毛钱1斤,肉票3毛钱1斤,布票4毛钱1尺,工业券6毛钱1张。”

价格还算公道,举个例子,在黑市里购买1斤玉米面现货,需要花1块钱。如果有粮票,去粮店里购买,只需要花1毛钱,就算加上1毛钱的粮票价格,也不过才2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