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了带了,给你。”
“粮票45斤,配35斤玉米面,10斤高粱面,玉米面3块5毛钱,高粱面8毛钱,一共交4块3毛钱。”
“啊?可不可以不要高粱面?”
“节约粮食,勒紧裤腰带!你这个小同志,哪里由得你挑挑拣拣!喜迎国庆,已经给你们往高了配,等下个月就要配谷糠了!”
“哦哦,你说的是,我们都要节约粮食!”
“嗯,这就对了!交钱!”
接下来,李蓁蓁又去了几个档口,分别买了一斤高价食用油、几个高价鸡蛋、几个高价大白梨和高价水蜜桃。
所有这些都买完,狗蛋才跑过来说快轮到她买鸡鸭鹅了,看来,排队准备买鸡鸭鹅的人是最多的,这么久了才排到她。
“国庆节特供,鸡鸭鹅了!按户供应,没有带户口本的都回去拿”
一个年轻小伙子站在大卡车上,手作喇叭,大声喊着,果然人群里传来马大哈们“哎呀,我忘了带户口本”的懊恼声。
李蓁蓁连忙掏出户口本和副食本,递给面前的售货员,售货员翻开户口本看了一眼,在副食本上盖印。
“小户,供应鸡肉,一人2两,一共4两,交2毛钱!”
敢情排了这么久的队,就只能买这么点鸡肉啊,4两鸡肉,还不到一只鸡的十二分之一,还有,说好的鸡肉呢?
看着手里的鸡骨头,李蓁蓁哭笑不得。
等李蓁蓁从各个档口买完东西出来,时间已经接近中午了,这个上午就像打了一场大仗一样,太累人了。
这还是让别人帮忙排队的结果,如果是自己去排队,真是不敢想象。
李蓁蓁已经决定,下次遇到粮食供应,就只按照自家原先的配额来买,反正别的东西空间里都有,那些粗粮自己也不爱吃,出来买粮食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以后坚决不再凑这种热闹了。
刚才在市场里,到处都是人,提着几十斤重的东西真是要了老命。
看到街上依然人潮涌动,李蓁蓁逆着人-流,拐到一个偏僻处,把东西都放进空间。
一身轻松,李蓁蓁欢快地走回来,快走到家附近的胡同口时,看到前面有个男人推着一辆手推板车在运蜂窝煤,想起父亲的交代,连忙上前打听。
“叔叔,你的蜂窝煤在哪里买的?”
“呵呵呵,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学校老师让我们问的,要写学习心得呢。”
“小同学,买煤要到煤站,这个月的煤已经开始供应了,哦对了,天气变冷,以后每个月多供应100斤。”
“哇,是每户多100斤吗?那一共多少斤?”
“是啊,多了100斤之后就是400斤,你回家之后叫你家大人快去买,记得提醒你家大人带上户口本。”
“好的叔叔,这煤什么价钱呀?”
“这个你们都要问,好吧,1斤煤2分钱,那我倒要问问你,你能算出来400斤煤多少钱吗?”
“8块!”
“哎呦,你真聪明。”
“我又不是小学生了,叔叔,这车子是你家的吗?”
“不是,我家哪有这车,是我跟废品站的人借的,瞧我,跟你说这个干什么。”
“叔叔,你说的东西都很有用呢,谢谢你!”
“慢走啊,小同学。”
忙了半天,就要做午饭了,李蓁蓁想到那个买精白面的大娘说的话,决定煮饺子吃。
先把鸡骨头炖上,拿出一颗大白菜切丁,割一斤猪肉剁碎,跟菜丁混在一起,放上盐、葱花和麻油,从空间里拿出饺子皮,手脚麻利,没一会儿就包好了。
这时候鸡骨头汤也差不多了,趁热把饺子下进去,等饺子浮上来就可以出锅了。
分了两大碗,跟李秉文开吃,李秉文很高兴,直言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饺子了。
吃完饺子,饭碗干干净净地就像舔过一样,李蓁蓁随便用水冲一下就算完事。
下午,李蓁蓁去了废品回收站,废品回收站在一个三角路口的一角,门口用篱笆和破木板圈了个很大的院子,里面左一堆右一堆地放着许多杂物,李蓁蓁小心地在这些杂物堆里走着。
一个穿着军绿色棉袄的五六十岁老大爷从里面出来,看到李蓁蓁,“小姑娘,你找什么呢?”
“老爷爷,住在剪子胡同的叔叔跟我说,您这里可以借到板车,我想去拉蜂窝煤,可不可以借给我?”
“那煤可重,怎么让你一个小姑娘去拉?”
“我爸爸病了,家里没有大人……”
“哦,这样,那你拉走吧,就在那边,用完记得给我还回来。”
“太谢谢您了!”
这时候,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看到李蓁蓁,笑了起来。
“李蓁蓁,你怎么在这里?”
李蓁蓁看着这个人,有点熟悉又叫不出名字,害怕是熟人,心里有点着急,嘴里应和着:“是你呀,你来干什么?”
“我家的桌子坏了一条腿,我过来找找有没有匹配的,你要去拉煤?走,我帮你去拉。”
“呃……你不是要找桌子腿吗?”
“找不着,这里没有。走吧,我带你去。”
这个人走出来后,面色焦急,眼神中又带着期盼,往那个偏僻的角落看了又看。
就在这时,那些站着的人动了。
只见他们不约而同地,眼睛紧紧地盯着这个中年男人的眼睛,右手伸进小布兜里,拿出一个不知道什么东西,只稍微一露出来就赶紧放回去了,然后冲着中年男人扬了扬下巴。
中年男人好像看懂了似的,轻轻点了点头,走到其中一个人面前,简单交谈了几句什么,然后两个人就往旁边的绿化带走过去。
李蓁蓁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难道自己今天来找黑市,竟然无意间撞见了什么了不得的阴谋不成?!
毒-贩?还是特-务?
那个人从绿化带的灌木丛中拿出一个严严实实的油纸包,递到中年男人的手中。
来了来了,那里面装的是什么?难道是炸-药-包?或者是毒-品?六十年代有毒-品吗?怎么办?要不要去举报他们?会被报复的吧?
就在李蓁蓁脑洞大开之际,中年男人打开那个油纸包,露出里面的一根根红糖!
红糖?竟然是红糖!
大哥,买卖个红糖而已,要不要这么神秘啊,简直就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很容易让人误会的好不好!
这还没完,中年男人只看了一眼,就赶紧把红糖包了起来,还左右看了又看,从兜里掏出钱,快速地点完,啪一下拍到卖红糖的人手里,掉头就走,怀里还紧紧抱着那包红糖!
我勒个去,这个中年男人也是一个干间-谍工作的好苗子啊!
这都是些什么人,把一件买卖红糖的简单小事,活生生演绎成一场京城谍战!
难道这就是黑市?黑市里的人都是这样交易的?
李蓁蓁躲在对面,风中凌乱。
李蓁蓁觉得自己突然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怪不得李秉文坐拥万金却买不来粮食,怪不得自己去机械厂别人都不理睬自己,原来这就是真相!
真相居然这么残酷,买个红糖居然要这么艰难!
李蓁蓁心里一阵后怕,今天自己在机械厂的行为简直就是作死!真是老天爷保佑,不然分分钟就被人给抓了。
仔细回想了一下,除了买票那次,自己以前去买东西的时候,虽然穿着不怎么样,但每次都是拿着钱和票,光明正大甚至大摇大摆地,在国营商店里面买东西,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因为那是很正常的行为。
因为大家都是穿得破破烂烂,都是堂堂正正地买,买的还都是国营商店的,所以丝毫不会引起怀疑。
像这种私底下的交易,那就是见不得光的,必须遮遮掩掩鬼鬼祟祟,还得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
“黑市”中的“黑”字,意味着与白相对,是隐蔽的,是非法的,所以才叫黑市!
李蓁蓁又观察了好一会儿,发现仅仅过了二十分钟左右,就已经有七八个人出来买粮食了,这些人互相之间明显是不认识的,但是都能准确地找到卖粮食的人,也是神奇。
卖粮食的三个人忙得不亦乐乎,每过一小会儿就换一下位置,坚决不站在原来的位置上,真的是深谙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术精神。
李蓁蓁叹为观止,自觉不是干黑市的料。可是自己还得赚钱买票呢,怎么办?
李蓁蓁苦思冥想了一阵,灵光一闪,计上心来。
因为灌木丛很茂盛,躲在里面没人能发现李蓁蓁,所以李蓁蓁直接进了空间。
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下来,换上刚做的新衣服,头发在脑后梳成一条大辫子,重点是化妆,把原来的妆容都洗了,重新化。
把脸、脖子、手都涂成黑黄黑黄的颜色,用阴影膏把一张饱满的心形脸,修饰成高颧骨、尖下巴的锥子脸,眉毛加粗画得下垂,又画了下垂的眼线,嘴唇用唇笔加宽,也画成下垂的形状,涂上暗裸色的唇膏,再用眼线液在脸部和脖子上点上很多颗黑痣。
化好妆之后一照镜子,这人是谁,估计连李秉文也不认识。
找了一个没有任何标志的纸箱,把那些要卖的东西放一部分进去,抱着它就出了空间。
李蓁蓁站在原地等了一会儿,很快又有一个人出来买粮食,这个人是个老大妈,她买的东西应该是挂面,因为买到后立刻就藏进棉袄里面,李蓁蓁看得不太准确。
看到她买完之后离开了,李蓁蓁快步追了上去,在医院门口把人拦住了。
老大妈回过头来,看到李蓁蓁,疑惑地问:“姑娘,你找我?”
李蓁蓁凑近了小小声地说,“大妈,我刚才看到你买挂面了。”说完笑吟吟地看着老大妈。
老大妈顿时炸毛了,紧张地用双手按着鼓起来的棉袄,声色俱厉地说:“你胡说,我没有!”
李蓁蓁笑了笑,“只要你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要跟他们三个人买的,我就不举报你。”
老大妈低声嚷嚷:“你还想举报我?你凭什么举报我!大家都在他们那里买,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
李蓁蓁:“难道医院里的人都知道?”
老大妈脖子一横,“病人之间都传开了的,所有人都知道。”然后又突然低声下气,“姑娘,我这是第一次买,实在没办法,家里的老人等着吃这最后一顿,你可别把我举报了。”
李蓁蓁心里很愧疚,连忙道歉,“大妈,对不起,其实我根本不会去举报你,你就放心吧。”
老大妈将信将疑,“你真不会去举报我?”
李蓁蓁摆出最最真诚的样子,“真的,比真金还真,你快回去吧,你家的老人还等着吃饭呢。”
老大妈松了一口气,又看了看李蓁蓁,确定她不会跟上来,连忙转身跑了,好像背后有恶狗在追她一样,跑得可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