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蓁,你上去打开看看。”
李蓁蓁听话的打开最上面的小箱子,嗬,竟然是满满一箱子金条!拿起一根掂了掂,至少六两重!
“这是民国时期的大黄鱼,旧秤十两重,按现在的重量计算大概是三百多克。”
这种“大黄鱼”金条,前世李蓁蓁只在博物馆里看到过,从来没有上手摸过,忍不住拿起一根细瞧。
“蓁蓁,这根金条上面有很多圈螺旋状的纹路,说明是天津宝恒炼制的,你看,商号在这里。还有这种,是民国的中-央造币厂独有的,你看这里,上面印着孙中山的头像,还有秦代钱币秦半两的图案。”
李秉文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大概是再次见到李家的秘宝,他难得的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李蓁蓁介绍起来。
“你看这一面,盖着足赤的戳印,说明了它的成色。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上面都有编号和重量。”
“爸爸,这里一共有多少根金条?”
“呃……时间太久,我也记不清了,那两个小箱子里也装了金条,大概两百来根吧,不全是大黄鱼,还有些一两、三两、五两的。”
“爸爸,我们数一下吧,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金条呢。”
父女两人把三个小箱子都打开了,把里面的金条都拿出来数。
好家伙,只“大黄鱼”就有足足一百二十根!这是什么概念,按照现在的重量计算就是七十五斤!
在后世,按金价计算少说也要七八百万了,更别提还要加上“大黄鱼”本身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是价格不菲。
“蓁蓁,这种旧秤一两重的小金条,就叫做小黄鱼,你拿着灯照一照,是不是很形象生动?就像真的金鱼在游动一样。”
“还真是,爸爸,原来我们家这么有钱。”
“想当年我们李家也是京城里有名的家族,这些东西其实还不算什么,是为了躲避战乱,才匆忙间兑换的,还是我亲自去办的,要不是……咳!咳咳!咳咳咳咳……”
“爸爸,你怎么了?你不要吓我啊!”
“咳咳!没事,可能这里面……咳……太闷了,咳咳咳……”
“爸爸,我们快出去吧。”
“咳……我出去就好,咳……你继续看……看完记得锁好,咳咳咳……”
说完这些,李秉文摆了摆手,不让女儿搀扶他,佝偻着背走出了地窖。
李蓁蓁不放心,连忙跟上去,把李秉文扶到床上躺着,又给他倒了热水,才在李秉文的催促下再次来到地窖里。
虽然李蓁蓁的空间原本是个购物广场,里面的珠宝店也有金条,她也只在最初的时候兴奋一阵子,很快就被现实打击到了。
毕竟在六十年代,你就算有再多的金条也没用,根本卖不出去,空间里的金条还不如粮食来得实在。
但是现在看到这么多大小黄鱼,李蓁蓁那颗热爱古玩收藏的心又重新火热了起来。
是啊,这个年代对于收藏者们来说就是春天,许多珍贵的古董还无人问津呢。
古籍善本、名人字画沦落到造纸厂里打成纸浆;青铜、黄铜、鎏金铜铸造而成的精美器具,变成大炼-钢铁的原材料;而黄花梨、紫檀等贵重木材和家具,由于具有油性大、致密、耐烧的优点就成了投进高炉的燃料;金银工艺品回炉重造,变成急需的金银储备;瓷器玉器等珍贵古玩,为了获得外汇,可以批发出国,那可是批发!价格更是便宜得令人发指!
京城作为六百年古都,现如今的老百姓家里还是有很多古董的,而且压根卖不上价钱。或者可以说,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古董根本就不值钱。
不知过了多久,李蓁蓁才收慑住心神,把金条重新装回箱子里,刚打算把箱子搬开,结果一使劲,差点没累断了腰,这可真重,死沉死沉的,才发现自己真笨,直接收进空间不就好了么。
于是把三个小箱子都收进空间,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干脆自己也进去了,确定箱子和黄金都好好地在里面摆着才出来。
煤油灯的光线实在太暗了,李蓁蓁从空间里拿出几个远光手电筒,分别放在地窖里的各个角落,一瞬间亮如白昼。
李蓁蓁看清楚了,现在地窖里还剩下十四个大箱子,叠成两层,把地窖里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李蓁蓁打开离得最近的大箱子,瞳孔一缩,被里面的东西惊呆了!
“秉文,你说你怎么那么大的气性,我不没说什么嘛,再说让你过房子那也是……”
李蓁蓁气疯了,再让这两只疯狗在这里乱吠下去,李秉文今天恐怕就要交代了!
她往四周扫了一眼,抓起墙边的扫帚,对着李丙子两人挥舞起来。
“滚!给我滚!滚出去!”
李丙子和赵春花没想到李蓁蓁这么猛,像疯了一样,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连忙躲避,很快就被赶出正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还不肯走。
李丙子在院子里四处躲避,赵春花竟然趁此机会跑进厨房!
很快,赵春花就提着几袋李蓁蓁刚买的粮食出来了。
“都是一家人,婶子就不跟你计较了。你们就两个人,也吃不了多少粮食,这些我就拿回家里去,家里正闹粮荒呢。”
“给我放下!”
李蓁蓁气笑了,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你放不放?不放是吧,那好!”
她气沉丹田,放声大喊:“抓贼啊!抓贼啊!着火啦!杀人啦!”
李蓁蓁的喊叫声,就像一声惊雷,瞬间把左邻右舍惊动起来,胡同里很快传来鼎沸的人声。
李丙子和赵春花见势不妙,夺门而出,手里还提着粮袋子,刚走到门口就被人拦截下来,人赃俱获!
“你们是什么人?居然敢跑到剪子胡同来杀人放火!”
“不不,别打别打,我们没有!”
“手里提的是什么?呸!居然还敢抢劫!”
“打死他们!”“打!”“打死坏分子!”
“冤枉啊!我们没杀人放火,也没抢劫!我们是来走亲戚的!真的,李秉文,李蓁蓁!”
这时候,街坊们也意识到情况不对,刚才听到着火,这会也没见哪里着火了,难道打错人了?
“真的,我们就是来走亲戚的,李秉文就住在这里,他生病了,我们是来看望他的!”
“不会真是误会吧,我昨天听街道办的伍大妈说,那个扫大街的李秉文好像是生了什么了不得的病,叫什么,唉……瞧我这记性。”
“对,我也听说了。”
“你们真是冤枉好人了,我们没干坏事。”
“那刚才是谁在喊?”“对啊,我也听到了。”
李蓁蓁躲在大门背后,看到形势急转直下,知道自己必须出面了。
“各位叔叔阿姨,刚才这两个人跑来我家,抢了粮食就跑,我不认识他们!”
李丙子顿时急了,“大侄女,你怎么睁眼说瞎话呢,我是你丙子叔!”
赵春花也急了,“就是,我们真是亲戚。”
李蓁蓁嗤笑:“哪家亲戚像你们一样,不打招呼就把家里的口粮都抢走了?这不是贼是什么!你们手上拿的袋子,上面还有我画的记号,这就是贼赃!”
“好啊,居然还敢骗我们,把他们抓起来!打!”
赵春花混乱了,怎么就变成贼了,张口就喊:“怎么没打招呼,你爸爸不就被我们气得吐血了吗?”
话一出口,看见李蓁蓁似笑非笑的表情,就知道坏了,急忙补救。
“说错了,不是我们气的,李秉文就要死了,我们让他把房子过给我们,谁知道说着说着他自己就吐血了,我们真是冤枉的。”
李蓁蓁眼里噙着泪,可怜兮兮地说:“叔叔阿姨们,你们家里有这样的亲戚吗?说是来看病,把我家的口粮都抢了,一粒也没剩下,让我和我爸爸吃什么!我家的房子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过给他们!他们一进来,就想抢我家的房子,把我爸爸气得吐血还不够,还抢了我家的粮食,就是想生生饿死我爸爸!”
李丙子急红了眼:“小贱人,你胡说!我跟你爸是亲戚,你爸死了,遗产当然是我的,现在只不过提前拿了点粮食而已,你个丫头片子,以后还得靠我们,等你爸死了,看我怎么治你,我……”
听到这里,邻居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跟李秉文做了这么多年邻居,有些人当年还在李秉文家里做过工,怎么就不知道他有一个这样的亲戚。恐怕就是听说李秉文快死了,上门来打秋风的,居然还敢欺负人家的女儿!
看到李蓁蓁可怜的样子,领居们瞬间正义感爆棚。
住在隔壁的老申冷笑一声:“哼!你算哪门子亲戚,还遗产都是你的,你的脸真大,比天-安-门还大!人家老李自己有女儿,哪里轮得到你来继承遗产!还敢抢人家的粮食,当我们剪子胡同的人都是死的吗!”
不错不错,申老头很有斗争经验嘛,一句话就把所有剪子胡同的人都给代表了。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李秉文虽是“资本家”,大家平日里不敢走太近,但是很多人以前受过李家的恩惠,现在李家都让人欺负到家里来了,人都同情弱者,他们当然要帮忙说两句。
“就是就是,我认识李秉文三十多年了,从来没听过有你这么个亲戚。”
“谁家里有这样的亲戚,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
“抓住他们,把他们送到公安局!”
李丙子和赵春花被众人推来推去,冷汗都下来了,直到此时才舍得把粮食袋子放下来,嘴里不住求饶。
“误会误会,都是误会,粮食还给你们,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让你走了吗?啊?这里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
突然,“别跑!”“快!抓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原来,李丙子和赵春花看事情不能善了,再待下去恐怕还要受皮肉之苦,下定决心,找准一个方向,埋头就跑,还真让他们突破人群的包围,一瞬间跑出去老远。
人群里一些热血少年看见了,还追了几步,一边追一边喊:“滚,滚得远远的,不然见你们一次,就打你们一次,哈哈哈哈哈……”
李蓁蓁亲眼目睹了邻居们的彪悍,心里直感慨,六十年代好,谁要是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谁就是自绝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