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己只卖了一点点粮食,成本根本没有,就净赚28块钱!
怪不得外面抓得那么严,还有人甘愿冒险进入黑市倒卖粮食呢,原来这么赚钱!
李蓁蓁只是一愣神,马上就反应过来,把3斤大米从纸箱子里拿出来交给中年男子,看了看另外两个人没有要买的意思,丢下一句“别说出去”,就抱起箱子走出门。
其实李蓁蓁根本不在乎他们会不会说出去,就算说了也没事,反正就在病人和家属之间流传嘛,不会有人举报的,就算举报也不怕,反正没人能认出她来。
况且,她如此大摇大摆地,敢到医院里面卖粮食,不知道她底细的人根本不敢来招惹她,李蓁蓁就是算准了这一点,才敢大喇喇进来的。
现在看来,这医院也是外紧内松,也许他们根本料想不到,会有人胆敢直接进去医院里面卖粮食。
李蓁蓁刚才在外面看到那么多人都出去买黑市粮,就知道这里面的需求很大,又结合了老大妈的话,才知道这是病人家属之间口口相传的秘密,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能够提供送货上门,不用家属自己担惊受怕地跑出去买,肯定会大受欢迎的。
现在看来还要再加上一条,那就是价钱还比外面卖的黑市粮食便宜,那几乎就是无往而不利了。
接下来,李蓁蓁如法炮制,几乎把所有的病房都跑了一遍,有纸箱子做掩护,可以不断从空间里补充粮食,一趟下来,就赚到了1364块钱!
这是什么速度?这是印钞票的速度啊!这还只是一家医院,要是把京城所有的医院都来上这么一遍,那将会是怎样的光景!
与此同时,李蓁蓁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刚好不是医护人员查房的时间,可以光明正大地在病房之间走动,就算被偶尔经过走廊的医生护士们看见了,也只不过以为她是来探病的。
就连她最想要的票,现在也得到了,虽然数量很少。
李蓁蓁卖完粮食,提着个空箱子,嘴里哼着小曲儿,一步三晃地走下楼梯。
刚走到楼梯的拐角,一个人从楼梯上面冲了下来,手里挥舞着一根棍棒状的东西,一下来就把李蓁蓁扯住了,不仅如此,还跪了下来!
(作者只感谢【晋】【江】读者的喜欢,爱我就来【晋】【江】浪呀。)
街道办的人也上门了,正是那个精明能干的刘大婶。
大概是因为街道办的人泄露了李秉文的病情,才给李家惹来了李丙子这个麻烦。
刘大婶听到风言风语,心里有些愧疚。虽然大嘴巴的人不是她,但谁让她是精明能干的人呢,所以亲自送来了李秉文的工资,看望了李秉文,又给了李蓁蓁一张2两的红糖票。
这2两红糖票,可是她自己出的,找了供销社上班的亲戚才拿到手的,很不容易。
对于这些人,李蓁蓁心里是非常感激的。
他们能拿来送人的东西虽然不多,但真的是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礼轻情意重。李蓁蓁都一一上门感谢了。
隔壁老申家里,刚送走李蓁蓁,申老太不解地看着申老头:“老头子,你不是说不要跟隔壁的李秉文交往吗?怎么还给他家送馒头?”
“你懂什么,他是资本家,谁敢跟他交往。只不过他爹对我有恩,当年要不是他家给我饭吃,我早就饿死了。”
“我听街道办的人说,那是资本家的小恩小惠,是为了剥削……”
“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这世道就这样。”
“我是不懂,你既然要报恩,当年为什么看着他家的大小子大姐儿饿死?”
“你胡说什么,当年要不是有我侄子帮忙,我们家也得饿死人,难道让我去接济别人,看着自家人饿死不成,你这胳膊往外拐的老婆子。”
“你个死老头子,敢骂我!不过,你倒是说说,这以后我是不是要换个态度对待李蓁蓁,你知道的,以前她从咱们家门前经过的时候,我还在她背后呸过她。”
“换什么换,别忘了她家可是资本家!”
这些李蓁蓁都不知道,她很快活地准备去拿量身定做的衣服了。
李蓁蓁拿着小票去了裁缝店,店里依旧是那两个人。老师傅老神在在地坐着,学徒小关很是殷勤地,把做好的新衣服和新铺盖拿来给她,还问她要不要试穿,有不合适的地方可以改。
李蓁蓁有点受宠若惊,仿佛又看到前世服装店里的店员,她穿越到这里,第一次碰到这么热情的售货员,居然还管售后服务。
裁缝店里就有更衣室,李蓁蓁从里面换好衣服出来,小关简直看直了眼。
小关眼里的李蓁蓁,胸前垂着两条大辫子,小脸蛋白生生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嘴角噙着一抹笑,说不出的好看。穿着笔挺的绿军装,显得更加娇俏。
李蓁蓁美滋滋的,刚才在更衣室里已经仔细检查过了,这套军装的做工真是绝了。
拿在手里,就能感觉出加了很厚很厚的棉花,但是穿在身上却一点儿不显得臃肿。不仅不臃肿,还格外挺括,就像真正的军装那样。
每一个小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好,没有一丝线头,针脚分外细密扎实,几乎看不出来。
领子里应该是加了硬塑料片,非常有型。就连扣子都用同色的布料仔细包了,看上去更加和谐。
更让李蓁蓁惊喜的是,她并没有专门交代要做得合身,因为别人的衣服都是很宽大的,根本没有腰身可言,她也就不敢跟裁缝师傅提要求。
没想到,这套衣服却非常合身,冬天里面再穿上毛衣,就刚刚好。
不仅如此,还用同样的布料包了硬塑料片,做成腰带,只要把腰带一系上,一个漂亮又神气的女兵形象就出来了。
李蓁蓁非常满意,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这做工精致极了,咱今天也体会了一把高级定制的快乐,这15块钱花得值!
李蓁蓁:“师傅,您怎么知道我想做得合身的?”
老师傅瞟了她一眼,淡淡地说:“军装嘛,当然要合身了。”
小关在旁边骄傲地竖起大拇指,“姑娘,你这军装做得可费老鼻子功夫了,是我师傅亲自动手做的!”又转过头对着老师傅说:“师傅啊,您这手艺什么时候教会给我?”
老师傅笑骂:“等你什么时候学会吃层势了,我就教你做。”一句话就让小关闭上了嘴巴。
李蓁蓁虽然听不懂,但是看着有趣,在旁边呵呵地笑出声。
这时候,从门口快步走进来一个中年大妈,围着李蓁蓁转了一圈,开口赞叹。
“姑娘,您是军人吧?我刚才在外面就看见了,哎哟妈呀,您穿这身老漂亮啦!啧啧,真气派!真精神!您是文艺兵吧?我闺女也想当文艺兵,可惜征兵不要她,这会儿正在家里哭着呢。您可老出息了……”
李蓁蓁尴尬地摆摆手,“大娘,您误会了,我不是文艺兵,这是老师傅刚给我做的新衣服。”
大妈很明显一愣,“哦,你不是文艺兵?那你咋穿这身衣服呢?”
这大妈真现实,刚才还“您”“您”地叫,现在就变成“你”了。
李蓁蓁斜着眼睛,“大娘,你眼睛没花吧,我这不是军装,是仿制的,喏,师傅就在那里,有什么问题你去问他吧。”
大妈讪讪地,“别介啊,姑娘,您跟我说说,您这衣料是在哪里买的?您不知道,我家那闺女哟,愁死人,我要是也给她做上这么一身衣服,她准高兴起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蓁蓁也不气了,和气地说:“大娘,就在这条街上面的供销社买的,上海来的咔叽布,棉花也在那里买。”
大妈点了点头,“刚好我家里还有些布票,不行,我得赶紧买去,到时候还得来这里定做,我自己可没这手艺。”
李蓁蓁没想到的是,自己无意间还引领了潮流。
自从大妈给她家闺女做了仿制军装,她闺女果然高兴了,成日里穿着它招摇过市,大姑娘小媳妇们看见了,纷纷效仿,一时间,满城尽穿绿军装,不爱红妆爱武装!
这会儿,李蓁蓁又一一检查过其他几件衣服和床上用品,都没有问题。因为不舍得脱下军装,干脆把自己的旧衣服也装起来,一起拎着出了门。
李蓁蓁已经计划好了,回家就让李秉文换上新衣服,再从空间里拿出被芯,套上新做的被单,也给李秉文都用上。
至于她自己,在家里穿着倒没事,出了家门还是穿以前的破衣服,不然要是给邻居们看见了,难免遭人口舌。
还记得那个穿燕子领列宁装的女售货员么?
上次李蓁蓁去她那里买糕点,差点没被她赶出去。
这次李蓁蓁穿着一身崭新的绿军装进门,这个燕子领可热情了,不仅亲自陪同,还给一一介绍,要不是有规定,估计她还肯让李蓁蓁试吃,等李蓁蓁买完东西,还亲自送到店门外!把李蓁蓁弄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蓁蓁在城西市场逗留了好一会儿,把好些店里头平时看不着摸不着的东西,都给看了一遍摸了一遍,这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当然,到家之前,李蓁蓁早就进空间里面,把身上的衣服换回原来的,手里只提着两包点心,兴致勃勃地想回家跟父亲分享。
还在胡同里,李蓁蓁就看见自家的大门打开了,大吃一惊,难道李丙子和赵春花又来了?!
李蓁蓁赶紧进去,院子里没有人,从正房里传来说话的声音。
“咳……栓子,你很久没回来了吧?”
“是啊,二十几年了,秉文,都说了不要叫我栓子了,我改名了,现在叫建国,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