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青烟莲花生

“大哥,你有没有闻到一股燃香味,兰花加沉香那种。”

叶安诚茫然抬头道:

“没有啊!甜妹儿你闻道什么?”

**

佛心洞外,紫金色宣德炉上空,那些随风飘散的青烟,竟不是凌乱排序,它们慢慢聚少成多,然后以一种非常不科学的状态,勾画成一朵靑莲花,像是佛祖莲花坐台。

青烟无形,莲花有形。

从那朵栩栩如生的靑莲花身上,围观众人感受到一股莫名禅意,纷纷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它的旋转盛开。

在某一刻,山绅心中有感,像是灵魂刹那间碰到熟悉味道,那绝对就是甜妹儿,他从来没有这么确定过。

洞府中甜妹儿亦如此。

她坐正身子,不用思考,就知道这玄妙感觉来自山绅。

“山绅。”

“甜妹儿。”

——两人同时发声,同时脑海中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绝对不是幻觉。

“你没事吧?”

“没事,我跟哥哥都没事,佛洞里有荔枝,吃得有点厌。”

山绅狠狠松一口气,终于露出久违的灿烂笑容,道:“你没事真好!你们没事真好!”

旁边其他人只能看见两人在自言自语,但听闻兄妹俩安全,叶三叔狠狠偷抹一把眼泪,其他人也一副万分激动模样。

清和道长摸摸长胡须,笑道:

“既然能联系上,这佛心洞问题肯定能解决,小道友不如问问再洞里详细情况?”

山绅能听到甜妹儿对叶安诚十分惊喜道‘哥哥,我能听到三声他声音,’,紧接着是一长串解释。

他深呼吸一口气,才将佛心洞外的大致情况说给甜妹儿听,再细问关于佛心洞里的情况,最好连墙体土质、石头碎屑都不要放过。

首先,他知道洞门口外有无形隔层,让甜妹儿与叶安诚无法除去。

其次,洞内地上凌乱堆积许多废铁与铅皮,还有破旧砖石。

阎道长认为暗室内的废铁应该是“鎏金铜壶”,而铅皮应该是“铅皮经卷”,包括砖石在内,这些都是宋代盗墓贼留下来的东西。

洞口出的天宁阁残碑证实这一点。

“对了,洞穴上方还有一个被银锁链吊起来、散发金光的黄金宝匣,上面有镶嵌着两块红宝石、一块绿宝石、三块黑宝石、一块绿翡翠、两块紫翡翠、三块蜜蜡……”

山绅满脸黑线地跟着重复着一一数宝石游戏,旁观人幸亏都是有道行的,没有人谁听得流口水,或面露馋意。

从古至今,百岁老人都很稀有。

顺势看去,但阎监工的道长师兄立在摆渡船上,他脚蹬一双藏蓝色翘头厚布鞋,身穿藏蓝色青衫大马褂,一头银色短发,白胡白眉,面容慈善,周身精气神比普通六十岁老人都要好上数倍,一身正气。

他身边有一位清秀俊俏的十岁男童,据说是他的亲曾孙,也自幼习修道法。

是的,阎监工派道士都有成亲、吃荤,他们属正一道派。

种花国历史中,道士乃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的教徒的通称。主要分为传承历史更悠久正一道,与金元始成立的全真道。

全真道士仿照佛教规定,不蓄胡、不茹荤,须出家住丛林,主要修炼内丹,弟子则需授戒,才能称为道士。

而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多为男性,发式可以同俗人相同,不穿道装时,可能看不出是道士。他们主修符咒,弟子必须经过经过授箓才有资格成为道士。

也因为正一派道士的特殊性,过去周围村民都愿意自家孩子修习道法,他们才能挑选天赋高者,长长久久传承下去。

“清和师兄。”

阎道士在百岁道长面前,收起不正劲的笑容,恭敬谦和。

清和道长走下船来,主动迈开步子走在最前前,同时一边对阎监工等人道:

“不必休整调息,救孩子要紧,咱们直接去凌云大佛瞧瞧。”

“法衣、香炉、香烛、祭品、八卦镜、三足金蟾、八卦龟……都已经一一备好。”

面容清秀的青年道士在这年轻一代中,是最有天赋的,寻常他就负责重大法礼备法器。

不多一会儿,他们来到人群聚集处,这里有身穿袈裟和尚、愁眉苦脸领导们、甜妹儿叶安诚的亲戚朋友们。

清和道长刚到,便收到所有人的恭敬问候,哪怕是六根清静的和尚,也是需要尊老敬老的,哪怕这位百岁老人相貌长的比很多高僧们还年轻一些。

对于这些外在恭维,清和道长不介意,他翻开王献宋古籍慢慢细看一番,才抬头对挤在东边角落里的少年道:

“请问可是山绅小道友?”

虽山绅并不是道士,但他修习的黄皮书籍,以及传说中汉族丢失的夏“连山易”,都是道学一派,广义称呼道友即可。

旁边十岁清秀男童好奇看着阎师公一直吹嘘的千年道学天才,讲实话,他是不太服的,毕竟少年人都有争斗心里。

顶着两只粉团同款黑眼圈,山绅向前几步,弯腰行长辈礼道:

“清和道长您好,我是山绅。”

“听闻你与叶甜甜有镜像生命线,你安全她安全,反之亦如此,不必太过自责担忧。”清和道长劝慰一两句,才道,“你俩未来命运贫道也算不出来,但这凌云大佛藏脏洞内外可联系上,关键在你与叶甜甜身上。”

山绅眼睛猛得一亮。

昨夜时间太过煎熬,他左心脏有一种前所未有青青涩涩的难受感觉,脑海里不断重复浮现甜妹儿的喜笑泪怒。

他想,他一定是把甜妹儿当作最好的朋友,她是他第一个朋友。

清和道长既然把话说出口,那就是他有办法解决问题,其他人也惊喜不已,立在原地,静静观看他的动作。

但见,他取出一个紫金色铜炉,是圆唇型,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