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关于交换礼

彝族村民们性格固执,根本让人无法拒绝。

收到各种银饰品的甜妹儿,在身上摸索一圈,脖子上铜锁是长者赐,属于她的只有剩余几块钱,但总感觉给钱是侮辱别人。

叶安诚赶紧把摊位上叶家雀肉鱼肉等递给她,唯一精贵的算是肉吧,收到肉类礼物的彝族村民们脸上乐开花。

当地彝族村民确实有与亲戚朋友同伴分享肉吃的习风俗习惯,且在他们眼里,肉类不是买卖品,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勇士,欢迎阴历六月二十四,来彝族村做客!山家的朋友,同样欢迎你!”

原来他们是彝族同胞,这表达喜欢方式,也未免也太过特别。

亮闪闪的甜妹儿瞅着他们背着二十几把弩等,因为山绅将普通弩也送给他们当‘礼物’,以及一小串野味肉类,笑呵呵离开摊位,似乎很开心的模样。

“天啊,他们太热情啦!”

所有钱票基本够把整个摊位包下。

等彝族村民们背影消失,围观群众才围着浑身银饰品,以及钱票收入满满的摊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甜妹儿挂上‘恐怖’笑容,将他们一一瞪回去,当然基本不直视眼睛,属于无差别‘小身体范围攻击’。

路人甲乙丙丁猛得一个激灵:

……有鬼,炎热酷暑,哪里来得凉风?!

等人群一窝蜂散开,视线渐渐减弱,甜妹儿将银饰礼物全都收起来,山娃娃们兴奋激动议论着关于彝族事情。

“彝族我有听说过,语文课上文老师讲过,我还知道有藏族、朝鲜族、回族。他们竟然送银手镯项链,那得花多少钱。”

思丫头一提到饰品,就特别激动,吧啦吧啦讲一堆。

李连长像是想到什么,逗乐道:

“咱们的甜妹儿嫁妆足够,哈哈哈——”

“是聘礼。”甜妹儿纠正道,她心里同样美滋滋的,拖腮道,“彝族他们住在哪里,咱们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你们见过哪些?会不会还有什么送金饰品象牙碧玺——”

其他人:……你想的挺美!

来不及讨论聘礼嫁妆问题,林君英无奈揉揉她头,纠正道:“应该是三十八个,部分地区还未具体统计识别。”

甜妹儿:……靠,又犯常识错误,还好暂时不用参加高考。

五十六个民族是七十年代末确定的。

建国后,种花国组织大规模的民族识别考察工作——辨别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

晓丫头跃跃欲试笑道:“彝族村在哪里啊!他们欢迎甜妹儿去做客哩!六月二十四,肯定很有钱。”

山绅眼睛瞅她一眼,抿嘴道:

“距离碧山村不到十里路,他们有一座神山与咱们村八碧山相连。”

“至于做客——那片山群可不只有彝族,还有苗族、回族、土家族、蒙古族、羌族……以及一些不知道族。”

所以,他们是怎么聚集起来的?!

竹箭快速划破空气,沿着一条笔直线,在围观群众身边疾驰而过。

隔得近的人都能听得清楚听到声音,看着一闪而过的绿色,甚至能感觉到风划过毛孔的恐惧感,顿时僵在原地,冷汗直冒。

彝族姑娘小伙们不可思议瞪大眼睛。

她们完全没意料到一个漂亮软嫩的小姑娘,能够轻松拉来特制弩上竹箭,那力道仿佛比他们村里最强悍的汉子还厉害。

砰——

现场空气凝结而安静,忽而一声响动,令所有人回过神来,众人下意识转过头,望向发声选处。

但见,那支普通尖利竹箭,已深深刺入三位成人环抱的褐色粗树桩,且硬木树桩竟碎裂出明显细缝。

彝族同胞以及围观群众们,嘴张大得几乎能吞鸡蛋:……某非我们眼睛瞎啦!

“力道还是有点大,明明都努力控制,莫非最近吃太好,力气也疯长?”甜妹儿小声嘀咕抱怨一句。

她用会说话的水汪汪大眼睛,瞅着愣神的彝族漂亮姐姐们,把长木弩递过去,像是在讲,这下可以买弩回山寨。

离得近、听到她嘀咕的山绅等山娃娃们,以及两位无语凝噎的解放军:

……拜托你能不能给别人也留条活路,不炫耀会翘辫子啊?!

彝族同胞们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黑壮姑娘呆呆愣愣地站在原地,迷迷糊糊接过木弩,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势,懵懵懂懂瞅着她。

“啊——她她她。”

三分钟后,叫赤尔的壮汉终于回过神来。

他试图摆弄甜妹儿试过的弩,却依旧拉不满弓绳,也就是说弩没问题。兽神在上,这个小姑娘当真如此厉害!

壮汉的声音将围观群众们惊醒。

甜妹儿满意咧嘴一笑,干脆把剩下七把特制弩,全部轻松拉开上箭。

咻咻咻咻咻——

一根接着一根竹箭,沿着同样路程快速飞过,插在同样一个树桩里,当第八根竹箭射出,树桩刚好四分五裂,八支竹箭也洒落一地,完整无缺。

一开始围观群众们还震惊、惊叹,等射出第五根竹箭,他们已经变换成麻木呆滞神情,并且保持许久未,哪怕最后树桩四分五裂已经引不起他们的精神。

市集里前所未有的安静。

山绅:……没让你射全部啊!

甜妹儿把最后一把弩递到彝族姑娘手里,用无比期待小星星眼神瞧着她们,甜甜蜜蜜建议道:“漂亮姐姐,你们要买所有弩对吧?可以请回家的哟?”

至于黑漆漆小伙子,已经被她全部忽略。

过整整半刻钟,彝族姑娘小伙们终于醒悟这是哪里,他们在做什么,即将要做什么,一位小伙里叽里咕噜一声,其他彝族同胞们也叽里咕噜爽快同意。

真是一个非常团结的民族。

他们做得第一件事就是,从绣着花鸟的包里,倒入所有钱票,累积加起来有两百块多外加各种票,比如粮票布票油票等,一股脑全部递给山绅,一分钱都不剩下。

因为国家建国以来的少数民族政策,水湾县也很重视,他们获得不少福利补贴,这些钱票里大多数都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