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哥哥,他自然少不了调查关心一番。
重点是林君英封封家书里,叶诚叶甜甜叔侄出现频率最高,一句话,两个甜妹儿,两句话,一个叶诚同志。
林君英生怕自己妹妹年幼单纯被人骗,家里长辈们同样担心,哪怕装作若无其事的老顽童们,无意中帮他联系‘关系后门’,才找到温教授这里来。
正在教室里认真写着算术的叶诚,狠狠打两个喷嚏,迎来全部备考生关心目光,叶安诚更是强拽着他去白家领一副感冒预防药,喝下才放心。
叶诚:……
温教授这下子彻底明白,今天这个‘饭局’意义,恐怕是兄长对妹妹的亲情关爱,他顿时林君国同志印象好不少。
他细细唠叨不少事情。
听到林君英经常与‘叶城’比武,林君国微微皱两下眉头,也没说话,继续倾听者温教授的话语,提炼出他想知道的信息。
这时候,王领导忽然大声惊讶道:
“原来大熊猫会游泳、爱吃甜食、还这么调皮,哈哈哈哈,这些洋人可不知道,还敢讲他们比我们更了解大熊猫,哼!”
他的惊叹,让在座各人对手上资料感兴趣起来,文件一一传阅各人。
“这是黑白团子是大熊猫?比动物园里长得好看,小小一团,真好。”
“幼崽在溪水里,天啊!白白胖胖的,动物园大熊猫都不愿洗澡,脏兮兮的。”
“碧山到处都是山,风景真好,这是古温泉,这可是好东西。”
……围观群众们纷纷惊叹不已,他们看得更多是图片,以及末尾列出来的特点,否管真心假意,一个个脸带笑容。
听得王领导温教授心里很舒坦。
朱同志笑眯眯道:
“这是广播故事里的叶甜甜小同志,家里崽特别喜欢她,长得真漂亮,上京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小女孩。”
王领导点头赞同。
“这可是人民好同志!”
从侄女相貌来推测,林君国将叶诚定成会说话、有点武力值的小白脸,家书里看得出来,林君英对他跟别的兵战友或村民不一样,他总觉得憋屈。
恨不得揍一顿这个小白脸,可惜揍不到,听说他要考大学?
叶·小白脸·诚:……
一番交流后,在其乐融融氛围里,王领导同意甜妹儿的涨工资问题,并决定回去与其余几位职工好好商量,尽快决定。
而且听说碧山村的故事——
正好在华侨商店,王领导准备额外花外汇卷,给甜妹儿挑选一份奖励。
华侨商店里货品齐全。
除去糖点粮布,精贵物品包括进口名牌收音机、手表、香水、朱古力、威士忌、珠宝首饰、茅台酒、五粮液等,甚至还有黑白电视机与进口家用电器。
当然太贵商品不可能。
自行车踩得溜儿,穿过玉花胡同,温教授将车停放在一个两层楼红砖红瓦建筑前,门口有数个刷着红漆的大柱子,他提起信封袋,办脚踏上台阶。
对面八十平米的大型国营综合商店里,忽而传来一声熟悉的中年男子声音,正是他要见的上级领导:
“老温,看这里,看这里!”
温教授眼皮跳两下,把文件袋子往胳肢窝一夹,转身往国营大商店方向走去,与红色柱子相对,这商店外面,是深蓝色大柱。
踏上最高台阶,他便看到几位中老年男子,坐在商店酒馆区,高高的柜台上放着装着散酒的大玻璃瓶,旁边的红木桌椅上。
面前放着酒杯与花生米、红枣糕等,他们喝得面色红润,嘻笑颜开。
正好中午时间,几位老朋友在商店里相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只是对于粮食物资供应稀缺的六十年代初,上京部分居民同样吃不饱饭,不爱贪图享乐、更惦记人民群众的温教授,脸色微微下沉,转瞬即逝。
要说领导们如此花费,可不是贪污腐败受贿,花得都是正常手段,不犯法、不犯程序,请客吃饭花自己钱票。
嫉妒心谁都有,但他管不着。
“王领导,刘同志,这两位人民同志,怎么今天想到聚在一起喝酒?莫非有啥好事不成?”
温教授挂上客套礼貌的微笑,走向红木桌,下意识护着文件纸袋,笑着道。
王姓领导今日心情不错,笑眯眯招呼他坐下,还笑着将其他二位朱、林姓同志介绍一番,都讲究和气生财,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平日里他们也很难得聚在一起,上面确实有一些好事,又正好遇到,所以才来这华侨国营商店里消费一番。
在国内所有省级大城市内,除去国营商店、国营供销社,还有国营华侨商店,里面只能用外汇卷或华侨卷买东西。
最先从粤东开始,之后各地城市纷纷学习。
侨汇券是国内侨眷收到收到国外或港澳台亲人寄来的外汇后,依照官方汇率兑换成人民币,同时再领取不同的数量。
当然,庆祝喜事不会对动物园教授讲,他是科研人员,也不懂这些。
但王领导负责上报大熊猫这一块儿,知道上头说不上重视,但关注还是不断的,他跟温教授平日里工作关系挺和谐的。
因此,见到温教授,他想到某些事情,也把他请过来。
“售货员,再来一斤高粱酒,一碟花生米,一碗韭菜猪肉馄饨。”刘同志高声喊道,馄饨肯定是替新来客人点的。
温教授把文件放在安全地方,连连摆手笑着客气道:“不用,不用——”
他很少来华侨商店里,即使来也是朋友请客,因为这里虽物种丰富,精贵物品比比皆是,但只能消费外汇卷或华侨卷。
准确来讲,它是一种外币引进种花国的高消费手段,对于国家是有利的。
只是能进入华侨店买东西的人,在六十年代初,绝对不会饿肚子,这是令人眼红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刻,普通居民每月28斤、铁饭碗们月30斤;瓜子,过年每人限购二两;红糖、奶粉、鸡蛋、鲫鱼是特供产妇的营养品,每人不过一两斤,还必须凭婴儿出生证购买。
但按种花国银行规定,侨眷用侨汇兑换人民币后,每100元可供应粮食80斤,糖5斤,油4斤,猪肉3斤,棉布20尺等,不限量,仅需提供卷。
对比起来,有国外或港澳台亲人的人家,在红色关键严打时期以前,过得十分舒坦,精贵品粮食样样不缺。
温教授虽然是铁饭碗。
但也比不得这些有华侨亲戚的干部同志们,吃啥都有,家里什么都不缺,他亲人能填饱肚子,有一块手表,就算是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