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兔崽子!”
**
六零年春夏秋,长期的干旱,使碧山村小河可以摸着石头轻松过桥,处处都是或水肿或瘦弱的村民们,提着木桶、排着长队,接必须饮用水的身影。
坟林里一个又一个新鲜出炉的包包,可能连棺材都没有,一张草席卷起草草了事,人泪水都流干枯了。
严重失水失墒松散脆弱的土地,裂开一个一个口子,犹如如久病之人,几乎失去生命,徒留干瘪的粮食再继续挣扎着。
大家只能这场大旱快些结束,好让他们使得上劲儿。
六零年冬天,一场大雪突至。
村民们笑了,雪基本等于雨,有雪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大雪停后,种花国的救灾新政策也终于到了。
十一月,种花国发布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信的内容分为十二条。
信中要求开展□□整社,彻底纠正“红星主义坏风气”、浮夸风和命令风。反对干部特殊化、反对干部引用私人、徇私舞弊、打骂群众的作风。
村民们简称“反五风”。
文件里明确允许允许社员可以拥有自留地,以及一些小规模的家庭副业。
比如,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从各方面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等等。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村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且可在镇上进行小规模的集市交易,可以买菜卖菜之类的。
富裕问题暂且不说,队员们生命生存的问题,终于可以不掌握在队长干部手里,尤其是那些不办人事的干部们。
比如冠山村类似的村落不在少数,这对大部分的农民,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们可以拥有土地。
文件真的特别重要。
种花国也觉得很重要,命令文件必须发到农村的每个队长手里,并要求“把这封指示信原原本本地读给农民群众听,反复解释,做到家喻户晓”。
希望星星之火终于被点亮,相信它可以燎原。
而此刻的碧山村,出村领取文件的同时,还得去镇上迎接一批文曲星。
具体的来人也讲不清楚,只知道里面可能有大学教授、解放军叔叔、还有省城来的重要人员。
大学教授?!
省城来的?!
解放军?!
随便一个词语,都能让碧山村震撼整整一年。
莫非整个二碧山全部在冒青烟?!
小年夜后,绝大部分的村民总能找到一些幸运,俗称‘山神的赐福’、或‘活下去的希望与动力’。
先是信奉山神庙的俩户人,找到藏在庙宇旧址的一些红薯南瓜;然后是东阳晒太阳的老大爷,发现桦树后面的麻绳系着一溜烟麻雀;还有八岁山娃娃们,捉谜藏看到的一整棵冬日结果的山桃树……
最幸运的是夏家白家张家杨家汪家周家山家等等,院子角落里里突然冒出来的一麻袋粮食山雀肉等等,走运都不是这么躺着走的,院子里别人发现也不能偷拿。
找到幸运,有的人默默捡回家,有的人得意洋洋在亲朋好友面前显摆一番,有的人拜天拜地拜山神……祖传的信仰真的回来,还有有在山药井里偷偷供奉山神香火。
一直到大年三十年夜饭,村民们躲在屋里头,总算吃一顿饱饭,守岁的同时,不断给山神祈福。
信仰值达到一个高峰,甜妹儿总觉得练小人舞越来越顺利,每次累积的暖流越来越多,自己的武学天分越来越高,一切越来越好,连寒冷的东北风都带着一股‘饭菜味儿’。
除夕过后,次日天麻麻亮,村民们继续‘运动’起来,从大年初一一直找到正月十六,到第三月还有一两户困难人家,陆陆续续找到遗留下来的粮食哩!
山神原来也喜欢过年。
从这个年份开始,碧山村碧水村碧土村多出来一个男女老少都晚乐习俗,有瞎乱顺口溜名曰——过大年,捉猫猫,满山跑,吃饱肚,幸福快乐一整年。
衍生成一种三村独特的民俗习惯:
比如其中一种,长辈们将礼物红包藏起来,给一两句谜语或提示,娃娃们自己满屋院跑,跟找宝藏一样。
累死累活的后人评价道:山神太闲。
某武林高手甜妹儿:……谁有我会躲猫猫,全村都玩不过我!
呵呵,‘武林高手’也有马失蹄抽筋的一天。
过年夜夜夜猫子,白日里当‘点头匠’,玩闹二十多天,回头发现作业没做,被文景深方面狠狠批评一顿,甚至成为首个手心挨板子的学生,可喜可贺。
不得不停下过年的刺激夜生活,认认真真写作业。
开学了。
不能继续浪。
**
文景深是一位辛勤耕耘的园丁。
有句歌词这么写‘每当我悄悄走入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他就是这样值得让人尊敬的老师。
文景深的人生目标非常高大上,不是蹭吃蹭喝,而是养育文阳熙的同时,为种花国培育栋梁之才。
因为他很没原则,基本不怎么收学费,山娃娃们提着干树枝,空手来也能识字、学写字,来白家院子里的学童学来越多。
就算不学习,听一听甜老大或甜老大的大哥,讲小人书故事也行。
碧山村的学校并没办起来,但生源倒是一点都不缺。
大多数山娃娃因为饿肚子或活计多,都是三天晒鱼两天撒网,文景深深知村民们的不容易,也不会打骂,反倒是将贵重的学板石或滑石,借给态度认真的学生。
少部分诸如碧土村光头杨娃娃、张队长家双胞胎、最新学霸山绅童鞋、牛二家的孩子、碧土村黄队长的儿女……都成为文景深固定的新学生,也成为甜妹儿的学弟学妹们。
文景深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位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一心一意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