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三人带着激动的心情,第一次做上公交车。
“这四个轮子的车,此两轮子的自行车,气派多啦!”
青年们东摸西瞅,惹得旁人善意打趣的目光,还有好心人问过他们从哪里来后,帮忙讲这省城哪里哪里好玩。
这时候还讲究得是工农一家亲。
那种农村城市区别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绝大多数居民并未有高人一筹的炫耀自己、低看别人的思想。
崔玉涛、李勇峰、王溢希报告入职后,便知道他们的实习生薪水。
每月三十一块钱,省城里有太多新奇的诱惑,这个工钱并不算高,来干活的大学生比他们强的多。毕业进入社会,才知道学历对于他们有多重要。
六七十年代,种花国有行政和企业单位,都是统一的工资制度,可分为两大类:干部与工人。而种花国的政策就是,高就业低工资慢悠悠升级。
干部指处于管理岗位以及技术人员,实行三十级行政工资制度。比如王溢希与崔玉涛这类高中生,再比如王大舅管理者。
而工人就是干体力活的人,实行八级工资制度。比如王二舅。
崔玉涛三人首次的工资级别,直接看的是学历。比如中专毕业生是行政十八级,大学本科毕业生是行政二十一级,而高中生只有十五级。
要调整工资时,由种花国统一规定调整方案,各单位比照着调整。基本五至八年,才能调整一次工资。
也就是说他们三人要是不读大学,数年工资等级都是十五级,永不变化。而那些研究生大学生的工资,永远比他们高得多。
真的是不靠技术,单靠学历。
王子希、崔玉涛、李勇峰都有一腔热血,肯定不甘心永远窝在这里,当下立即捡起课本,总有一天,他们能进入大学,成为真真正正的大学生。
除去工资制度令三人有些小小失望,其他事情基本让他们乐不思蜀,差点没把自己信啥名啥给忘了。
新华书店工会的书橱里面,满满都是书籍,数不清多少本,很多都是古典名著珍本,甚至还有《某某先生笑评三国》类的开放书籍。
而这些书,可以借回宿舍看。
前提是,你必须爱护得好,才能借下一次。
而文化工厂,经常有各类电影看。
凡是要在本省放的所有影片,在公映前的数十天里,职工们必须提前审核,确定它的播放数量以及播放地点等等,而且工厂里还有各类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影杂志。
对于三人来讲,这哪是工作啊!
老同志们可敬可亲,同事相处关系融洽。
他们有的吃,有的睡,有的玩,有的看,有的学,还有工资拿,不仅自己不花钱、还能寄回家补贴一点点家用……
三人都觉得,在省城里呆上两三年,通通不是事儿。
以后大学毕业,还要来这里工作,对于大学专业的选择,今后怎样选择道路,三人也各有各的考虑。
狼尸总共四十五头,在村民们眼里,这全都是肉粮,除去夏老爷子单独得的两头,碧山村可得一半,而碧土村碧水村以七三成分剩下的一半。
至于狼牙,那是勇者的功勋章,全部归属夏老爷子,而他将它们转送给甜妹儿,这才是真正的该拥有狼牙的人。
因为高温天热,细菌多肉粮容易变质,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加班加点赶做烟熏腊狼肉,在忙忙碌碌中,时间一晃而过。
自从收到狼牙后,甜妹儿天天在屋里,把锋利恐怖的狼牙,在床上摆成数排,拨弄来拨弄去,笑眼弯弯,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大大眼睛里都写着‘快夸我快夸我’。
“爸爸,妈妈,我跟你们说,昨晚我跟师父躲在林子里,看到你们与狼群对峙,我立马拿起弩,嗖嗖嗖,精准爆狼头,要不是考虑到肉粮被破坏,我能杀它们更快……”
叶爸爸与叶妈妈的真实心理:……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然面子上还得保持微笑,夸赞鼓励一句:“甜妹儿真厉害!”
甜妹儿更激动啦,于是呼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吧啦吧啦讲得更详细。
俩口子:……
直到叶安诚敲屋门,才将叶爸爸叶妈妈从闺女紧箍咒里,解救出来,忽视一眼,狠狠松一口气。
“大哥,啥事啊!”
甜妹儿把狼牙收到她的新宝贝盒子里,再塞到妈妈的嫁妆箱子里,蹦蹦跳跳走出屋,总觉得她步伐都是飘的。
叶安诚从县城回来才一米五左右,如今一年过去,他又正好是在长身体的年纪,营养跟的上,往上窜的特别快,如今已有一米六多,令甜妹儿一杆人可羡慕了。
只有一点不好,他特别瘦,跟竹竿一样,仿佛被人虐待,天知道家里他算吃得最多的人之一。
“晓丫头背不下课文,你去帮她一下呗!”
叶安诚挠头嘿嘿傻笑,他啥都行,偏偏搞不定家里几个妹妹,对妹妹特别心软,狠不下心来教育她们。
甜妹儿拿起哥哥递过来的家里唯一一全套旧小学生课本,翻开一看,晓丫头正在背《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小猫钓鱼》的故事。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狐狸骗走笨乌鸦嘴里的肉,小猫三心二意钓不了鱼……
这三篇课文真是经久不衰,她读两个小学,前后学了两次,只是年级不同而已。穿越前,学的迷迷糊糊,特别不认真,穿越后,竟然能教导“奶奶学渣”,真的很令人意外。
两兄妹朝着堂厅走去,准备三兄妹教导一学渣。有甜妹儿在旁边镇住场子,叶安诚与思丫头,才能好好教导晓丫头。
小学课本都很新,保存完好,像舅舅舅妈刚给的一样,不知道县城里的王家,如今生活怎样呢?
空闲的的时候,王红霞都忍不住翻来复去那一张“满满的掌印”。
他们并不知道,家里恐怕得马上迎来一位‘带着巨大好消息的亲人。
**
咱们先不说王家。
五六十年代,上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大学生可算是凤毛麟角。家里出一个大学生,并不是沉重负担,而是等于家里少一个人吃饭,减轻负担。
种花国包办住宿费、伙食费等等,学生们只要带一只精贵钢笔,以及生活上需要的换洗衣服,就可以轻轻松松上大学,学成后还包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