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稀、米花糖、玉米花糖,都被分开装好,再用红布一一包裹封严。
等叶奶奶与叶妈妈终于松口气,转头便看到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里面毫不掩饰的渴望与期待。
“吃!”
奶声奶气的命令。
甜妹儿一脸严肃道:“小五想吃玉米花与米花糖啦!”
叶家婆媳俩:……
这天夜里,叶家人的梦,一定都是甜甜蜜蜜,满是腻人的软糖味儿。
**
今日,难得雪花停止飘落,久违的太阳隐隐约约漏出一角,温和的金色阳光一缕一缕洒在白雪上,一闪一闪的。
老人小孩们裹着厚棉袄,从家里走出来,透透气,晒一晒冬季的太阳。
“真是个好日子,大吉大利啊!”
“老天爷都讲啦,燕丫头跟佳娃子,一定是仙女娘娘身边的金童玉女!”
“福气,福气,真有福气!”
除去不作不死的两户人家,各家各户都整理出一些东西,比如半篮子木炭、一捆柴火、数粒干花生、一对麻草鞋、一小把野榛子等等,去张家与周家,送去最真挚的祝福。
作为新娘子家的亲戚,叶家人起得很早,个个都换上干净整齐的棉衣。
客厅里有一个用红绳缠着的木篮子,里头有冬枣、花生、新棉鞋、洗脸木盆,量极少,但都是成双成对的。
提着篮子,他们最先到张家。
张家院前有两个用红纸糊的灯笼,屋门贴着大红色的喜字。屋内,院子屋顶都被清扫的干干净净,连树上的雪都不见了。
坐在高座的张家老祖,笑了眯眼。
张老爷子脸色红润,拉着叶家的大老爷们,包括叶安诚,一起小口品尝‘度数特别高’的小半坛米烧。
米烧入口辣而不呛。
抿一口热血沸腾,脸忽然变得彤彤的。
堂厅里都是,热热闹闹的大老爷们的声音,充满喜气。
不久,客人们陆陆续续到啦,叶家人帮着忙碌,连懵懵懂懂的小二黑,也被拉着迎接客人。
叶奶奶领着女眷们,挤在张燕的闺房里,张燕穿着红色的衣服,端坐在在梳妆台前,张奶奶张妈妈用红木梳,一点一点帮她用心梳着长发黑发。
大人们在不停说着吉利话。
姐妹花三人围在新娘子身边,把三人亲手画的小礼物送给她。一张铅笔红纸画,上面画着抽象的两人,还有一堆男女娃娃,以及歪歪斜斜的‘童趣’语言。
比如,甜妹儿写的‘张燕姐,要是姐夫欺负你,告诉我,我去揍他!’
张燕噗嗤一声笑出来。
这时,只听见外面闹哄哄声音变大。
“新郎官来啦!”
完成使命的三姐妹花,小胳膊细腿,缩进爸叔们的怀里,躲掉漫天飞舞的雪花,她们搭着爸爸叔叔牌‘人形’车,回到叶家大院。
还没进屋,热气如烟雾般顺着从透气窗弥漫出来,空气中夹杂着浓浓的红薯香气,与平常味儿有点不一样。
甜妹儿嗅嗅小鼻子,不解问道:
“不是红薯饭,不是烤红薯,红薯味好浓!”
家里粮食蔬菜的种类繁多。
现在,叶奶奶与叶妈妈,也很少用大量红薯做饭又做菜,毕竟红薯吃多屁多还烧心。三餐基本都是简单的荤素搭配,营养健康美味。
可今天这红薯味道很浓,肯定使不少红薯,还不是常见的红薯做法。
叶爸爸拍拍她的小绵貌,“贪吃鬼,你奶在熬喜糖哩!”
供销社白糖红糖啥糖都贵,村里能干的媳妇婆子,过年有时就会用自家粮食,熬一些麦糖米糖红薯糖等,给小辈们解解馋。
叶奶奶的熬糖手艺,可是村里顶尖的,往常过年有机会帮别人熬糖,也能分得一两块,作为答谢。
除去茫然不知的甜妹儿,叶家小辈们眼睛瞬间发亮,好像藏着小星星,然后不自觉吞咽口水。
一进屋,甜妹儿就瞅到大铁锅里的红薯,已被焖得烂熟,叶妈妈正在用石臼,把晒干的大麦芽捣碎成浆。
甜妹儿将身上带雪花的衣物脱掉,换上新棉袄,蹬蹬蹬快速跑到妈妈面前,脆生生道:“妈,我来帮你!”
‘大力士’甜妹儿只需要十多下,浆汁已捣好,滴滴珍贵。用纱布挤入大盆里,‘大力士’洗手将之揉搓成仅存一小撮麦壳的粉屑。
叶妈妈:……闺女的力气是越来越大。
叶三叔目光里流露一分羡慕,道:“夏老爷子就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吧!”
五十年代末,虽本地啥新派武侠小说没有流行起来,但民国旧武侠小说风格的小人书不少,加上水浒英雄类的故事,少年娃娃们仍然有一股武侠正义之风。
甜妹儿板着小脸,严肃点头道:
“所以你们要跟我好好学习那套普通拳法,否则以后怎么在江湖上混,有辱我叶家的名声。”
这说法实在有趣,正在把院外里散热的熟烂红薯、往屋子里抬的叶爸爸与叶二叔,差点手一软,红薯飞出去。
“甜妹儿,你可别打嘻哩,这满满一盆红薯要是到啦,我揍你屁股!”
在屋子里放下木盆,叶爸爸擦擦额头上的细汗。
甜妹儿‘乖巧’点头道:“我被罚是应该的,爸爸二叔你们也得被打屁股!小五,四姐说的对不对?”
“哈哈哈哈——”
屋里一片欢声笑语,除去‘吃力’板着脸的最后连叶爸爸叶二叔也
旁边学走路的小五,已经能听明白‘小五’是自己的名字,一双小手放开凳子,在二姐的护送下,‘蓝球’踉踉跄跄冲进四姐怀里,“咿咿啊啊”,小胳膊与小腿一直扑腾扑腾,特别激动。
“小五,对不对?”
“对~”“对!”
‘四姐小迷弟’连续吐出两个奶泡儿。
甜妹儿低头亲一口小弟,小五也把口水抹在四姐的脸蛋上。亲亲密密姐弟俩相亲相爱的行为,打翻好多坛老陈醋,屋子里弥漫着一股酸味儿。
叶奶奶好笑摇头,手下的温软红薯,已经被揉搓成红芋沙。再将它们放入纱布兜里,一遍又一遍,过滤成红薯浆。
用麦屑发酵的浆汁,再盛入小锅熬糖,小心翼翼用筷子般细柴木接燃续火。
到达关键时刻,屋子里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祈祷地瞅着那一锅红薯浆。叶奶奶守在锅前,拿着大勺子,一下两下,有节奏地搅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