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小厨房里,土墙被烟熏得漆黑,此时,灶肚里橙色的火焰烧的极旺,草锅里的汤开的欢腾,浓白的雾气顶着锅盖。
“砰砰砰”!
揭开锅盖,淡淡的红薯香味,充斥着整个厨房。
“妈,这野芋头怎么做?”
叶妈妈回头看看六个小芋头,忍不住吞了吞水,她已经许久都没吃过红薯小米以外的粮食。
叶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鸡类的食物,都拿去还叶老祖去世前留下来的债了。
也幸好,勤劳得叶家人,将债全都还清了,幸福的日子肯定就不远啦!
叶奶奶笑眯眯转头看她。
真是难得见到自家大儿媳妇,如此外露的馋样。王红霞的娘家,说句实话,其实要比叶家要好很多。
真是个好儿媳啊!
想当初,她还糊涂一阵子哩!
叶奶奶心疼地拍了拍她的手,温声软语,“今个儿咱们就加餐,烤三个整的给小丫头们,剩下三个切片烤,给大家伙儿尝尝。嗯,折耳根也做成一道凉菜,就当为甜妹儿与老二媳妇儿庆祝!”
“哎!谢谢妈!”
叶妈妈脸上的酒窝也跑出来啦。
她麻利转身,把三个小芋头塞到灶台里烤。
……
另一边,欢乐完过后,叶二婶牵着思丫头的手,进入厨房。
这个年代的山村,十岁的女娃,早已经可以自己做饭了。也就是叶家人疼闺女,思丫头晓丫头她们才能在家里,未嫁出去前,多享会儿福。
哪怕这样,叶二婶也会下意识,教她些厨房里的活。
比如,一开始是往灶肚里添几把柴,往锅里舀几瓢水,闻闻锅里有没有糊味儿,看看菜熟了没等一些个小事。
但到后来,看的越多,她们自己也就就学会做饭了。
毕竟,会做饭的女娃娃,将来到了婆家,才能够过的下去,不会受婆婆的气,也会讨未来丈夫的欢心。
“哇!妈,大嫂,今天的晚饭好丰盛啰!”叶二婶惊呼道。
叶妈妈正在将折耳根肥嫩的根部与嫩芽,掐成长约一寸的段。
叶二婶忙去接清水,将一寸寸的折耳根淘洗干净。
叶奶奶瞟了一眼她,笑着直点头,“你这不是当妇女队长嘛,得好好庆祝一下!今个儿下午,我跟你大嫂去后山碰碰运气,谁知娘娘庙开眼,挖了芋头,看到一片折耳根,还摘了灯萢儿!”
“谢谢妈,谢谢大嫂!”
听她这番话,叶二婶婶的心里啊,跟喝了蜜一样甜,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当下立即大声道谢。
她来到叶妈妈身边,试图抢过她手里的活,笑道:“大嫂子,爬山多累啊!你去歇会儿,这折耳根我来处理。”
因为甜妹儿,她们才去的二碧山。
叶妈妈脸红红的,为叶奶奶的谎言,有些不好意思,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哇哇哇——”
乖娃娃叶小五此刻正好醒来。
他饿得哇哇大叫,倒是恰巧替叶妈妈,解除窘困。
“那妈跟二弟妹,就麻烦你们了,我回屋喂小五去!”
厨房灶台正在烧火,灶屋里弥漫着烟和水蒸气,又闷又热,还呛得嗓子生疼,那两机灵熊丫头都不愿踏进来半步。
把叶小五背带解除后,叶妈妈就抱着他,一摇一晃准备哄回屋去。
像是想到什么,叶奶奶嘱咐:
“老大家的,你回屋去吧,还有一点,小五不能背太久,对他的腿不好。这活少干一点,都没关系,孩子腿坏了不行,以后你每天多多放他出来会儿!”
“哎!谢谢妈!”
叶妈妈这几天一直忙活,确实有点儿忽略乖娃娃小五。
小五一点都不像他的哥哥姐姐。
他不爱哭也不常闹,乖巧懂事,家里熊孩儿太多,他反倒是容易被人忽略。
的亏孩他奶提醒的早!
叶妈妈走后不久,一直盯着灶肚里芋头的思丫头,主动来到叶二婶身边,乖巧道:“妈!我来帮你洗菜哩!”
唔——这里还有个乖丫头呢!
**
夏天天热,因为快要下雨的原因,屋里这会儿热得让人受不了。
征得叶老爷子同意后,叶爸爸把那张八仙大桌,搬到院子里,把今天的晚饭就安置在院落里。
院子里已经开始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香喷喷、黄绵绵的红薯稀饭,酸酸甜甜的野草莓红薯饼,还有日常红薯叶红薯梗咸菜,以及脆嫩爽口的折耳根凉菜,口感细软、绵甜香糯的烤芋头终极大餐。
除去逢年过节,这绝对算叶家人的丰盛大餐!
思丫头一脸认真地摆碗筷。
叶小五在叶爸爸怀里,‘咿咿呀呀’,说着谁都不懂的语言。
晓丫头兴奋地又蹦又跳。
甜妹儿看着好玩儿,也跟着一边跳,一边拍手,一边唱歌。
“打灯笼,照舅舅,舅舅在屋后面挖芋头。要吃芋头哩!”
这句顺口溜就是俗语,‘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的由来。
叶二婶端来一盆清水,帮两疯丫头洗洗手,一边洗一边问,“晓丫头,甜妹儿,你们是想舅舅呢?还是想大哥呢?”
“大哥?”
甜妹儿一脸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