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晚霞烧红了天空,山间晚来风,一片凉气弥漫在山水之间,渐渐吹散空气中弥漫着的热气。
叶家三辈人脸堆满笑容,手提着篮子,‘满载而归’,穿梭过这一片寂静的坟墓林。
坟墓林,顾名思义,林子里多坟,走三步迈五步,就能遇到一两座坟堆。
旧时年代的坟堆,堆积的很简单,上面杂草丛生,运气好还会长一棵好的风水树,甚至野果树,比如一棵狗屎梨树。
小孩们经过这里,都会情不自禁想起,大人们玩笑时说的,先人们的深夜聚会,不由汗毛竖立,捂着嘴不敢胆吱声。
因为据老人说,声音太大,会惊动游荡的灵魂。
若是此时,忽然升起一阵轻微不可察的阴风,一只瘦骨伶仃的黑爪子,从一棵树后面,猛然出现。
“啊——”
甜妹儿清亮的尖叫声,响彻整座二碧山。
她把毛茸茸小脑袋,迅速埋在叶妈妈胸前,整个小身子都使劲儿往她怀里缩,只剩下雪白的光屁股,露在外面。
山下也有人隐隐约约听到,笑着摇摇头,又有人恶作剧了,坟堆里恶作剧的,绝对不只是娃娃们。
“噗哈哈哈——甜妹儿,光屁股,就是胆小鬼!”
一个脏兮兮的小屁孩,从树后面草丛里,钻出来,捂着肚子,指着她大声嘲笑。
叶妈妈与叶奶奶:……连我都被吓了一大跳,这张家的皮猴儿,就是欠挨!
甜妹儿气得脸涨得通红,鼓起圆脸蛋儿,眼睛瞪得超大,脾气直接爆炸,“小二黑!”
“哼哼哼!”
小二黑左边小手往鼻子一按,回了个猪猪丑脸。
“妈,放开我,我要揍他!”
气急败坏的甜妹儿,小胳膊小腿,一直在不停挣扎,身子也试图往前扑。
正在这时,从林中又走出一个椭圆脸、高鼻梁大婶。
可能因为小二黑是常犯,她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儿,当下按住小二黑,一边揪耳朵,一边狠揍。
啪啪啪!
她嘴里也不空着,吧啦吧啦:“你这泼猴儿,每天不闹点事是不是不舒服?上次,在坟墓堆里吓唬老牛家的,这次更是吓唬奶娃娃,昨晚没被你爷你爸揍够?你说你多大了……”
张妈妈下手比张老爷子狠多了,听声音就能感觉出来。
小二黑实在忍不住,哇哇大叫,“妈,你轻点儿,甜妹儿上次还咬我屁股!”
“那是你该咬!”
张妈妈继续狠狠打。
揍的好!
该!力气再大点儿更好!
叶妈妈抽抽嘴角,好一会儿,才劝道:“张家妹子,你也别打孩子了,好好教就是,跟个孩子计较什么。”
“这孩子不打不成器啊!”
张妈妈苦笑着摇头。
家里有这么一熊猴儿,天天闹得人仰马翻,不仅坑别人,还坑自己家,他木匠爷爷的好人缘,都快被这小子败光了。
一番简单孩子经交流之后,两边人才分开。
期间,两个小家伙,一直在互扔眼刀子。
“听说你是狗尾巴军师?我劝你们赶紧投降,村里的娃娃头儿是我小二黑!嘶嘶,疼,妈!”
“头儿?哼哼!走着瞧!”
最后,小二黑给了个挑衅的眼神。
甜妹儿则回了一个,‘你等着’的狠眼神。
哼!
小二黑是吧?
以后势不两立,今天之仇必须的报!
**
坟墓林除了坟堆,野果野花野菜也多,遇上季节好,好运气,三月萢、鲜笋、狗屎梨、甚至蘑菇等等,样样都有。
在这里采摘东西,是不怕先人的。
老一辈说过了,这都是自己家的祖先,他们应该正在安息,是不会出来管闲事的。
叶奶奶他们运气倒是好,还真遇上一片新鲜的野菜——折耳根!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四周山上四季都有,是碧水村餐桌上最常见的野菜之一。
喜欢折耳根的人,常常吃它都不会腻。
不喜欢它的人,因为这也是难得的菜,咀嚼几下也能吞咽下去。
除去当菜吃,白老爷子还告诉村里人,在风热感冒刚冒头的时候,喝一些折耳根水消炎,就可以起到退烧、治疗感冒的作用。
坚持喝上一段时间,还能够调理身体内的湿热余毒。
它既是食物,又是药物。
总之,这算是今天的意外收获。
叶妈妈与叶奶奶相视一笑,提着真正满载而归的篮子回家。
**
农忙前的五六点,村民们已将今日的活干完,陆陆续续从队里赶往家里。
妇女们在厨房忙活完饭,汉子们成堆聊天,老人们悠哉游哉散步,小孩们蹦蹦跳跳,夏季小虫子也出来凑热闹,好一副宁静祥和的山村生活图。
屋子里这时候还有些闷热,大家不约而同地出来乘凉,叶奶奶他们在路上,总能遇到些熟乡亲。
“叶婶婆,今天挖到好东西啦?看你这篮子挺沉的!”老李家二儿子,见到叶奶奶他们,连忙笑着打招呼。
叶奶奶与叶妈妈对视一眼,笑回,“今个儿运气好,还真让我们挖出点东西来!这折耳根回去做菜,野芋头还能填肚子呢!
“唔——这山里头好东西就是多,赶明儿,我也和三弟妹一块儿上去试试。”李老二听得有点动心了。
“李小子,我和妈在南边林子那边,刚好看到一小片紫绿叶子,近看竟然是折耳根,可能因为坟墓林的原因,没多少人去那,明天你们去看看……”
叶奶奶跟叶妈妈,都不是吝啬的人,自家已经有小仙女跟仙山。
像野菜地什么的,在自家肚子能填饱的情况下,她们还是很乐意跟乡亲们分享的。
这年头,家家户户生活都不容易。
这动动口的事,能提一下就提一下,还能积累好人缘。
很多时候,村里乡亲们都是这么做的,毕竟,人是群居动物。
“怪不得叶家二媳妇能当上妇女队长,瞧瞧人家这思想觉悟。”
“叶家人善啊!好人有好报,娘娘庙一定会罩着他们。”
“叶家人就是不会过日子,跟张家王家一样,自家饿着肚子,还把野菜分享出来,我看,他们都傻乎乎的!”
“你才傻啊!现在生产队建立了,都兴社会主义大家庭,怎么可能饿肚子?叶家这是在卖好啊!白家老俩口不也教会村里认药材?”
……
一路上都能遇到熟人,这南边地有折耳根的事情,就在村里传开了,能挖到多少,就看谁家的手脚更快一些。
叶奶奶一路都在跟甜妹儿唠叨,为什么要这么做,该如何做事做人。
显然,她是将杨婆婆的话听进去了。
这小仙女更应该好好管教!
仙女若是变坏了,叶家人以后见到阎王爷,该怎么跟他老人家交代?
甜妹儿被她唠叨得两眼冒金星。
叶妈妈想,她多多少少,能听进去一点点儿吧?
甜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