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冷道:“本官安知你们私底下有没有见不得光的交易!”
霍韬不由大怒,猛一拍桌面道:“夏言,你这是在污蔑,侮辱我们户部所有官员。若有证据你尽管拿出来,若无证据,本官必参你一本。”说完抓起一只酒杯便要丢向夏言。
徐晋不禁大汗,手急眼快地拦住,老成的廖道南也急忙劝道:“霍大人别冲动,不看僧面看佛面,今天可是子谦的大喜日子。”
霍韬怒哼一声重新坐下,沉声道:“徐大人你且评评理?”
徐晋轻咳一声道:“那本官说句公道话吧,夏大人的话确实过了,大家都知道清田庄阻力巨大,换谁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户部不是还在清田庄中吗,夏大人不妨耐心等候,年底户部应该会出总结文书的,全国到底清退了多少田地,到时便可一目了然。”
夏言此时显然也意识到自己说话太冲了,拱手道:“徐大人所言极是,下官一时冲动失言,在此向霍韬大人致歉。”
霍韬冷哼一声不接话。在众人的圆场下,冲突的两人才慢慢被安抚下去。
然而让徐晋哭笑不得的是,耿直的夏给事很快又跟狂生陆鈛吵了起来。
话说陆鈛是浙江沿海人,深知沿海百姓的疾苦,所以他支持开放海禁,好让沿海百姓与洋人通商谋生。然而夏言却是反对开海禁的,当初就是他建言关闭沿海市舶提举司的,所以这话题一提出,两人立即便争论起来。
陆鈛被称为狂生,本来脾气就臭,起初还跟夏言据理力争,结果吵着吵着,两人都吵出火来,竟然上演了全武行,瞬时间酒杯碟子乱飞。
大家想上前拦阻皆遭了殃,只有霍韬那货幸灾乐祸地在一旁看戏。徐晋极度无语,最后叫了几个五百营的悍卒进来,这才把扭打在一起的两个家伙分开。
只是这两货互殴得鼻青面肿的,也不好意思继续留下了,向徐晋致歉后便愤然地离开徐府。
小时坊,徐府门前燃起了炮竹,在一曲热闹喜庆的《凤求凰》乐声中,新郎官徐晋领着两顶大红花轿进了府门,拜过天地后,两名千娇百媚的新娘子被送往洞房,而徐晋则留在院子中陪宾客宴饮。
徐晋穿越过来时已失怙恃,又无亲兄弟姐妹,再加上老家远在江西上饶,所以并无亲属到场参加婚宴,不过此时费家前院却是热闹非凡,摆了五十桌酒,因为五百营的弟兄都来了,一帮大老粗喝酒划拳,人声鼎沸。
中院也摆下三桌酒,不过却要安静得多,因为在这里喝酒的都是些文官,自然要斯文得多。
话说徐晋虽然步入官场不久,还没铺开自己的人脉,但毕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自然有人愿意巴结,所以今日上门来参加婚宴的官员也有数十人之多,不过绝大部份都是些小角色,其中官职最高的才是正六品的户部主事霍韬。
霍韬表字渭先,约莫三十许岁,广东南海人,正德九年中会试头名,在当时也是少有名气的才子。去年“大礼议”刚起,霍韬曾上书支持张璁,主张嘉靖帝不应该认孝宗为皇考,因而受到杨廷和一党的打压。
当时支持张璁的最高官员是礼部左侍郎王瓒,杨廷和便指使言官上疏弹劾王瓒,最终把王瓒贬到南京任礼部主事,张璁也被他调到南京刑部任职。
就这样,杨阁老用他首辅的身份粗暴地粉碎了反对派,霍韬当时见机不对,也立即装了孙子,这才保住了户部主事的职位。
去年那场“大礼议”风波,徐晋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争论,但是张璁那份《大礼疏》正是通过他的手交给小皇帝的,所以霍韬认为徐晋跟自己是一路人。
在官场上,政见相同的官员自然而然便会走到一块,正因为如此,霍韬尽管跟徐晋不熟,但今天还是不请自来,跑到徐府喝喜酒。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徐晋乃皇帝身边的红人,霍韬自然是想通过徐晋跟小皇帝搭上线。
相信大部份前来参加婚宴的官员都存了霍韬那样的心思,不过也有部份纯粹是因为志同道合,譬如兵科给事中夏言,他是清田庄的坚定支持着,曾经连续上疏支持徐晋“清田庄”的倡议,不过,他反对开海禁。
此时跟徐晋同桌的,除了霍韬和夏言外,还有廖道南、江汝璧、王积等同科进士,其中最让徐晋感到意外的是,浙江狂生陆鈛竟也来了,反倒是同科状元杨维聪婉拒了邀请。
对于杨维聪的婉拒,徐晋表示理解,毕竟杨状元现在极受杨阁老器重,而自己跟杨廷和关系闹得很僵,杨状元为了避嫌,不来参宴再正常不过了。
酒过三巡,菜上五昧,席间的气氛热络起来。
兵科给事中夏言沉声道:“如今我朝大量土地被勋戚和地方豪强侵占,又有猾民将田地托庇于贵族士绅,躲避税收。跟永乐朝相比,我大明的赋税减成过半,国库入不敷出。长此以往,我大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