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新泰会战(四)

明王首辅 陈证道 3294 字 11个月前

一直站在高处暗中观察的赵全发现了明军骑兵的异动,立即便猜到怎么回事了,拿出一面旗子挥了挥,一支隐藏着的白莲教精锐马上杀出,用鹿角拒马等封锁了街道,阻挡住企图出城的戚景通等人。

……

城外明军的大营,战斗已经呈白热化了,双方都杀红了眼,明军要拼命保护徐晋,而贼兵要拼命杀死徐晋,这是一场关乎全局的战斗。

明军终究是吃了数量的亏,胜利的天秤渐渐倒向了贼兵。此刻兖州卫的两千人马已经伤亡近半,不得不收缩战线,一些贼兵趁机向徐晋放冷箭,幸而徐晋四周已经被锦衣卫的盾牌护得密不透风。

形势越来越危急了,不断有马贼撕破锦衣卫的防线,杀到了玄黄团龙旗下,不过很快就被严阵以待的火铳射杀了。自从上次在曲阜城外遇险,徐晋已经给部份锦衣卫配上了火铳。

徐晋骑在马背上,冷静地透过盾牌间的缝隙观察外围的战况,二牛那货扛着铁棍警惕地护在他身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兖州卫和锦衣卫的伤亡越来越大,步兵的防线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贼兵们欢声雷动,争先恐后地扑向钦差大旗。

正骑着马左冲右杀的薛冰馨急忙抬眼望去,待看清钦差大旗下还护着近百名锦衣卫时,内心竟莫名一松,暗道,那家伙应该还死不了吧!

薛冰馨正有些分神,眼角余光忽然瞟见雷钧张弓搭箭,原来保护徐晋的锦衣卫由于要应付杀到近前的贼兵,所以盾牌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空隙,徐晋的半边身体都暴露出来了。

雷钧嘴角露出一丝狞笑,然而正在他松弦的刹那,跨下的战马忽然颠了一下,嘣,离弦飞出的利箭准头顿时偏了,掠着徐晋的头顶飞过,钉在玄黄团龙旗的旗杆上。

雷钧愤怒地回头一看,见到薛冰馨正和一名锦衣卫百户激斗,马屁股离着自己的马不远,估计刚才正是她的战马撞了自己的战马一下。

雷钧脸上的怒色立即消失了,到了喉咙的一句臭骂也咕噜地吞了回去,心中还有窃喜,估计是认为薛冰馨在保护他,挡住了锦衣卫的背后偷袭。

又过了盏茶的工夫,明军的防线出现了更多的缺口,贼兵越聚越多,将玄黄团龙旗下的徐晋等人给团团围住。

“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啊,撤吧,咱们返回泗水城还能整兵再战!”陆松焦急地道。

徐晋没有理会,抬手一火铳轰杀了一名贼兵,冷冷道:“谁他妈的敢后退一步,本官崩了他,稳住,援兵马上就到!”

似乎是在回应徐晋,他话音刚下,西北方向的官道上再次尘土飞扬,但见一支队伍出现在官道转弯处,当先数十骑正策马狂奔而来,清一色的鸳鸯战袄,正是明军无疑。

“大人,援兵,真的是援兵来了,是临清卫!”一名锦衣卫大声高呼。

援兵来啦!

本来士气低落的明军和锦衣卫不由精神大振,奋力发起了一波反击。

三百匹战马撒开四蹄狂驰,盏茶工夫不到便奔至新泰城北下,仿若一股黑色的狂涛,贴着城墙跟往城南滔滔奔涌而去。

眼下将近正午,太阳几乎直射,城廓投在地上的阴影很短,此时,城墙角转弯的阴影中突然冲出一支马队,马上骑士均穿着黑色的短打劲装,手中明晃晃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让人胆寒的光芒,轰隆的马蹄声如闷雷炸响。

“敌袭!”凄厉的尖呼在明军大营中此起彼伏。

徐晋看着这支从城后突然蹿出,杀气腾腾地往这边杀来的马队,瞬间便明白赵全打的如意算盘了,敢情人家真正的目标自己啊。

此时此刻,徐晋也不得不佩服赵全的胆量,竟然拿新泰城为代价拖住自己手下绝大部份兵马,然后派骑兵突然袭杀。只是区区三百骑就想要我徐晋项上人头,那未免太想当然了!

徐晋没有惊慌,因为此时营中还有两千兖州卫,另外还有五百名锦衣卫,何足惧之!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和战斗,两千兖州卫已经不是当初战斗力低下的种地兵了,短暂的慌乱后便立即作出反应。

“保护钦差大人!”兖州卫两名千户拨出腰刀,有条不紊地调动,数百长枪兵在前,迅速地联结成枪阵,呈新月形迎向袭来的三百骑兵。

薛冰馨弯着腰,上身几乎与马背成一直线,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向前飞驰,她目光敏锐,一眼就看清玄黄团龙旗下方,在一众锦衣卫簇拥之下的俊逸青年。

“驾!”雷钧在马屁股上猛拍了一刀,战马速度顿时再加快了几分,嗖的从薛冰馨身边驰过,抢到最前面去。

雷钧虽然武艺不及薛冰馨,但马术却是绝对一流。作为一名男子,冲锋陷阵时如何能落在女人的身后?更何况这女人还是自己心仪的对象。

雷钧一马当先,锐利的目光盯着明军阵中那名身穿文官衣服的英俊青年,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狞笑,这个小子应该就是钦差了吧。

估计是想在薛冰馨面前显摆,雷钧把马刀挂起,一翻手腕便取下背着的两石弓,倾刻张弓如满月。

嘣……

但见箭去似流星,势大力沉的长箭竟飞越百米的距离直取徐晋的咽喉。

“大人小心!”

徐晋前方的数名锦衣卫同时举起盾牌,咚的一声闷响,那根利箭直接洞穿了一面盾牌,当射中第二面盾牌时才停住。

陆松面色微变,脱口道:“此贼箭术了得,大家小心保护大人。”

在高速飞驰的马匹上开弓射箭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要想射得准更是难上加难。

雷钧见一击不中,只能把弓挂好,重新拿起了马刀,此时离明军已经不足五十米了,没有机会让他再射第二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