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剑法的流畅性,在于剑招之间的衔接不停顿,走剑要快,剑身要平,力求一气呵成,剑势流转之间不留任何的间隙。

而经过无数江湖腥风血雨的无招胜有招,几乎贯穿所有的剑技剑法,不管出剑如何迅捷,可对手的剑中根本毫无剑招所言,如何能做到破剑。

荀彧动了脑子,并不是一味的埋头苦练,而是将这简单的四招连贯起来,也许缺牙老头早就知道邓君归对剑诣的理解达到了异于常人的地步,这才安排自己跟着一个小丫头学剑。

屋子里面的火炉散发着热气,也许这是荀彧一天当中最为惬意的时光。

躺在木板床上,荀彧想起缺牙老头时常教自己背诵的几句话:

“深秋落甲子,一卧忘其年。

物我两清时,得道已成仙。

不管凝气从肝胆,去留剑诣两昆仑,

丹田充实,续断于连。

......”

迎着烛光背了两遍,饮风还是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倒也心无芥蒂,将目光投到了桌面的两本剑谱上。

《绿云甲子习剑录》,《大悬通剑法》,也许前者的名字没有后者大,可后人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之上摘苹果,饮风知道哪个更为重要,便生搬硬套,定要把这两本剑谱死记硬背下去。

虽然灵犀宗在天下的地位不是很高,可以说是极其的末流,可在高唐州之内那是响当当的名声大,尤其一些前朝的热血居民,心中很是反感东皇门的临阵倒戈,所以常人学剑,更愿意来到灵犀宗。

灵犀宗当年较为中立,也不像那柳明司钟摆一样,从不刻意和皇家套近乎,灵犀宗的剑法口诀更是在高唐州之内广为流传。

缺牙老头当年隐居在灵犀宗而没有选择名声更大的东皇门,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相比于《大悬通剑法》,《绿云甲子习剑录》的语言更加的晦涩,这入门的剑法似乎比更高一阶的还要难懂。

自从自己记事开始,荀彧一向是浅眠的。

天色蒙蒙亮,荀彧便穿着单衣,不怕寒气侵人骨,向着太夜池边的瀑布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