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腻歪人的事儿

明医天下 零玖叁零 1117 字 9个月前

不过仍旧有烦心事,闵廷甲和魏允桢申请关闭遵化铁冶的奏折被驳回,加上李成梁退缩,没有激起多大风浪便归于平静,但紧接着闵廷甲就上了一道题本,以十分激烈的严辞弹劾正在《明报》火热连载的《神雕侠侣》鼓吹师徒不伦之恋,宣扬暴力,思想恶俗等等十余桩罪状(熬夜写,实在想不出来其它的罪状了,有能想出来的欢迎留言),申请朝廷将其列为禁书,同时追查作者金庸的真实身份,严惩不贷……

这让张佑想起了后世的一些见闻,某国产影片难得票房好一点,便引来无数专家学者怒怼,什么思想不健康啦,暴力血腥啦,没有考虑对未成年人的感受啦,甚至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

当然,那些人是崇洋媚外,见不得国家好(当然更多的还是为出名),和闵廷甲不同,不过其恶心程度倒是不分伯仲,着实让张佑腻歪。

不过,这也给了他反击的借口,很快,明报上就接二连三的刊载了多篇署名金庸的文章,什么《驳通政使闵廷甲》,《再驳通政使闵廷甲》啦,什么《论文学作品的存在意义》啦,什么《自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啦,一篇篇文章就如同一枚一枚的炮弹,很快就在朝野之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反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继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辩。

也就在这个时候,《明报》报社忽然公开刊载了一则消息:即日起,本报社公开对外征收稿件,不限文体,一经选用刊载,稿酬从优,欢迎各界人士来稿。

内容通俗易懂,字里行间,一如既往的加着人们已经渐渐习惯的标点符号,虽然有些词语十分新鲜,可所有看到这则消息的人,仍旧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这下好了,正愁没个好的争辩地点呢。再然后,当第一篇稿件被采用并且收到了丰厚的稿酬之后,读书人的热情被彻底的激发了出来,一时间,代表双方观点的稿件如雪片般飞进了《明报》报社,《明报》成了他们的战场,不见血腥,却有刀光。

继发行当日热气球投递之后,《明报》再次火了,火到就连大街上的贩夫走卒都在不停的议论着从上边听来的最新战况——

“听说了吗?闽大人也往《明报》投递文章了,名字叫《回某太学生书》,里边写着什么‘吾心皎皎,日久自辨,尔等昏昏,不见黑白”……”

“什么角角黑白的,心上还能长角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昨天不是有个署名‘太学生’的指责闽大人沽名钓誉危言耸听了吗?闽大人这是在说自己的心如同天上明月那般皎洁呢。”读书人模样的插嘴卖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