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弟弟们周岁的时候,林如海分别给他们取了谊、谨、诚三个字做名,如今家里下人都谊哥儿、谨哥儿、诚哥儿的喊着,不像原先只能含混叫个爷。
“我也这么劝的,不过老爷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怕耽误了孩子,所以急着给他们开蒙。”
封氏想到林如海的年纪,暗自叹了口气。
她明白女儿的心思,是怕老爷将来有变,所以不肯替他延寿,可家里只靠一个妇道人家又能顶什么用。
“义母不用担心,凭义父的身体,长命百岁难些,守着弟弟们娶妻生子却是容易的。”
宋辞切开一个芒果,将果肉放进炕桌上的小碗里给弟弟吃,“况且我这次出去还带了东西给义父,有了它们,起码能保住林家百年传承。”
封氏闻言一喜,“这就够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再远的也顾不得了,就随他们自己挣吧。”
宋辞本来想在晚饭时亲手将东西交给林如海,顺便商议安置那些外国战舰的事情,没成想等到掌灯时分人也没回来。
封氏扶着门,焦急地向外张望,“往常这个时候老爷早回了,即便要出去见客也会打发人说一声的。”
“许是有公事耽误了?”
宋辞拿出搜刮来的宝石给弟弟们弹着玩,“总不至于一夜都不回吧,最多我陪着你和弟弟住一晚就是了。”
封氏勉强笑笑,“我已经使人去找了,咱们先吃饭,不等他。”
吃到一半,外面急慌慌地跑进来一个小厮,语无伦次地说道:“大街上沸反盈天,到处全是官兵,都嚷嚷着太子反了,正要打进宫里去呢!”
“什么?!”
封氏一惊,打翻了手里的碗碟,跌坐在椅子上,“你们老爷呢?”
小厮白着脸回道:“各处衙门都戒了严,连几个紧要路口都有重兵把守,小的实在找不到老爷,这才回来报信!”
“义母先别急,待会我出门看看,有义父的消息一定想办法带他回来。”
宋辞恐有贼兵趁乱挟持重臣家属,嘱咐银角大王寸步不离守着封氏母子,又召唤出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将林府内外两院全都看守起来,不许半个人出入。
她披上斗篷乘着飞艇悬在半空中一路朝着皇宫方向驶去,见到不少小股藩兵在城内厮杀抢掠,另有大部分主力已经和清军战在一起,想要冲撞宫闱。
神武门内早有大批禁卫军严阵以待守在那里,只等着破城之后与贼军决一死战。
宋辞远远望去,见到好几个眼熟的皇子阿哥身着盔甲指挥着战局,被人簇拥在最中间一位的就是雍亲王胤禛。
略等了片刻,眼见丰台大营的精锐大军即将冲进城门,战局再无反复的可能,她才绕到千步廊之外的礼部衙门转了一圈。
只稍稍低头一看,就瞅见院子里不少发须皆白的老大人或是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或是独自一人慌慌张张地来回踱步。
林如海亦在长廊里走来走去,一副焦急的样子。
宋辞想到封氏对林如海的挂念,悄悄落到地上,紧贴着在他耳边说了家中无碍,另塞进一把从番邦得来的安妮女王手\枪到他怀里,留作防身之用。
林如海不妨听见有人说话先是发愣,随即胸口一沉,等探出怀里的物件时又是一喜,装作没事人似的继续像原先那样在廊内转悠。
解决了封氏的念想,宋辞转头朝荣国府驶去。
她本是出于好意,怕有乱兵冲进贾家伤人,谁知却无意间撞破了太子起兵造反的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