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一味忍让 不行

三国帝王路 奔叔 2706 字 9个月前

“对于工部所提,向草原建设几条驰道,这个提议非常好,非常有战略眼光,有了这些驰道,不但将原先的草原和我们有着紧密的联系起来,更能带动我们内地和草原之间的物资往来,将商贸做强做大,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兴百业兴,等原先苦寒的草原,有了源源不断内地物质的补充,变得富足起来之后,战争也就自然而然的消亡了。”

其实草原和中原的战争,倒也不是全因为游牧民族的贪婪,归根结底还是生活所迫,每一次中原民族对游牧民族实行禁运的时候,都会引起一场抢掠战争,而一旦双边贸易活跃的时候,也就是双方和平共处的黄金时代。尤其在后世,铁路公路网已经遍布草原四通八达,南北物资交流顺畅,草原富足,自然也就没有人再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进行抢掠了。

“加强草原与幽州的紧密商务联系,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部门统合这件事情,同时我们内地工商业也同步发展,也需要一个部门来专门管理,所以我现在决定,将工部改名为工商部,将道路设施建设,各地工厂作坊管理,商贾之间的协作等等整合在一起。”然后眼睛看向了大哥二哥:“这一次,两位哥哥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推辞了,这关乎到我们整个未来的发展,还请两位哥哥担起大事。”

涨势元和苏双互相看了一眼,张世元就无奈笑道:“好吧,既然三弟需要,我们也就不再矫情了,就丢了这天下首富的富家翁快活的日子,替你操一操这份闲心。”

吕鹏就感激的冲着两位哥哥拱手,千言万语没有必要再说了。

从整个收入来看,自己的两个哥哥绝对可以当为天下首富,但其实却是不然,三人的股份,不但吕鹏的那一份,全部投入到了自己的事业里来,就连两个哥哥的利润,这些年来,也都源源不断的投进了吕鹏的基业,现在他们兄弟两个,名义上是大汉首富,其实早已身无分文,尤其是二哥苏双,更是长年在为吕朋四方奔走,已经不是官的官了。这一次不过是正下名而已,也算是众望所归。

“兵部赵云申请扩建骑兵的事情,我认为这很必要,我们要想平定天下,首先就要经略河北(黄河以北的泛称)而河北的袁绍,西凉的马腾,包括李催郭汜部下都有骑兵,战争之中,面对骑兵还要骑兵,掌握充足的骑兵力量,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摧枯拉朽的打击。而我们剩余的这十几万匹战马,也不能就这样窝在手里,将它们分发给马刺和他们的家属,让他们在草原里建设马场,不但解决了大批的边地百姓生计,还能为我们的将来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关于刑部发布特赦令的问题,我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好,但事情不能一味的宽恕,我们要规定一个时限,对于愿意接受赦免回乡务农或者经商的,我们都要给予适当的安排,但是对那些顽抗不改的,对于那些归家再叛的,绝对不再接受第二次招安,只要时限一过,各地守备军,立刻对他们实行坚决的歼灭,绝不手下留情,正所谓没有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剿抚并举,才是王道。”

户部的事情解决了,下一步就是吏部的提案了。

“对于吏部请求向天下发布招贤令,征辟贤士为官的请求,这个非常好,立刻可以实行,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弊端。”

吴涛立刻恭敬受教。到什么时候,吴涛都严守自己是大先生家家奴的本份,对吕鹏保持着一个家奴应有的规矩。

“那些应征的各地贤才,难免良莠不齐,最主要的是忠心不佳,尤其对我们现在的这种管理方式,他们更加不懂,而他们依旧会用他们原先的习惯想要来治理我们的地方,习惯这个东西是非常不好,非常难以扭转的,所以,我们在发布征召令的同时,也要着手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这件事情大家倒是没有异议,现在野人谷里的技校就成绩斐然,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工匠纷纷毕业,然后参与到了野人谷里的工业建设中去,他们做事勤恳,忠心不二,许多自己独有的技术,现在还处于绝密状态,没有被泄露半分。

“我在草原的时候,将整个乌桓人占据的草原,已经发卖了一部分,在当时,我们和那些买家有个篝火盟约,我将同意他们在草原拥有自己独立的武装,但同时作为保证,他们要将他们自己最亲近的子侄送到我这里做人质,不过做人质这个东西,对我和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没有面皮的事情,于是我折中的取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我要在这里成立一个宏大的书院,然后他们将他们家的子侄送到我们幽州来读书。”

这个办法已经贯彻执行了,现在已经有陆陆续续的各家子侄来到了幽州,以表示各家对幽州的忠诚。

“他们不但给我带来了忠诚,最主要是带来了他们各家珍藏的学问,我将在这座学府里,将这些学问统一整理合并,包容兼蓄去芜存菁,汇集成一部真正的知识的大典,让我们的文化系统的传承下去。”

听到这样的规划,那些文官无不激动得浑身颤抖,这是一件千秋万代的大事,他们能参与其中,可谓是幸运至极。